富阳记忆送灶神,迎灶神富阳民风民俗过
送灶神,迎灶神
富阳民风民俗过年之一
中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神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在农村,差不多家家灶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为“灶司菩萨”,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本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人们送灶都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头间,梳洗干净,摆上供桌,供上三杯净水、五双筷子、一块年糕、一碗糯米果、点起香烛,把灶王爷从神龛上请下来,放在供桌上,一家人顶礼膜拜后,将灶王爷请到长方托盘上,由家长双手托着托盘,在空地上堆放好芝麻杆、纸钱、元宝,请出灶王爷点火焚烧,院子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堆叩头膜拜,祈祷着灶王爷平安升天,在玉皇大帝面前进好言,带来来年平安、祥和、幸福。整个送灶过程肃穆、恭敬、安静,表现着对灶王爷的尊重、崇拜和心灵的寄托。送灶结束,一家人要吃粘嘴米果或粘嘴年糕,意思是腊月二十三以后,春节开始,一家大小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的希望与其他诸神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的留在人家厨房内。迎接灶王爷来家叫“接灶神”,在除夕黄昏前举行,一般要简单一点,同样要摆好祭桌、供品,恭敬地将新灶神请回贴放到灶王爷的神位上,点上香烛。焚烧纸钱元宝,顶礼膜拜后就结束了。
建国以前,民间还有“跳灶王”的活动,进入腊月,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手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也含有驱邪之意。
图文源自杭州富阳区档案馆
《富阳民风民俗》作者:朱荣祥
《中国富阳民风民俗》是一本风情浓郁,异彩独具的民俗摄影集,它既是民俗文化的隗宝,又是身影艺术的奇葩。
民风民俗,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就是老百姓世代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人生习尚,因其相延习久,而成为须臾不能离的习惯,旧有民俗即“不成文的习惯法”之说。
——浙大民风民俗专家吕洪年教授语
杭州市富阳区档案馆
讲述历史,弘扬先进文化、传播进步思想,普及一地之史和地域地情知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激情。
查档
服务大厅:
你“在看”我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bk/1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