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富阳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年,富阳区围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围绕峰会圆心,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经济实现平稳发展,经济运行质效提升。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1增速处于合理区间经初步核算,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亿元,增长8.7%,超过年初目标0.7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居杭州地区七区(县、市)第3位、十三区(县、市)第6位。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8.4%,上半年增长9.6%,前三季度增长8.7%,稳中有升。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4.9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0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6︰49.6︰43.8调整为6.4︰46.3︰47.3。
2就业物价保持稳定年,全区新增就业人,就业安置人数人;12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1%,就业总体保持稳定。物价涨幅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1.7%。
3预期目标多数完成从杭州市考核目标和区人代会目标完成情况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项指标增幅均完成杭州市考核目标和区人代会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完成区人代会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完成杭州市考核目标(详见附件一)。
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1服务业贡献加大三次产业中服务业贡献力度增强,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14.2%,超过年初目标3.2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居杭州地区七区(县、市)第3位、十三区(县、市)第5位。年对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为71.8%,同比提高14.4个百分点,拉动生产总值(GDP)增长6.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分别拉动生产总值(GDP)增长1.7、1.3、1.0、0.6个百分点。工业贡献力度下降,年对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为18.1%,同比下降16.5个百分点,拉动生产总值(GDP)增长1.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2高端产业发展较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全年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9.3、70.2、26.3亿元,增长12.3%、11.2%、15.9%,快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9.3、8.2、12.9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中高端制造业销售产值分别增长24.6、16.7和8.6个百分点,快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6.0、18.1、10.0个百分点。
中高端服务业增长较快。全年文化创意、健康、信息软件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7.1、53.8、17.9亿元,增长18.5%、23.4%、12.3%,快于GDP增幅9.8、14.7和3.6个百分点。
效益农业发展较好。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4.3亿元,增长7.5%,增幅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2.7%,增幅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分别超过杭州市考核和人代会目标0.7和1.2个百分点。其中,中草药材产值1.0亿元,增长33.8%;花卉产值8.4亿元,增长15.2%;水果产值4.4亿元,增长12.7%。
3需求结构变化明显从投资需求看,工业投资拉动明显,技术改造力度加大。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亿元,完成投资绝对额连续两年排名杭州地区第一(萧山区不含大江东),增长16.7%,超过年初目标6.7个百分点,增幅同比提高9.0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居杭州地区七区(县、市)第3位、十三区(县、市)第5位(详见附件二)。全年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8亿元,增长12.6%,增幅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
中高端行业投资加大。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完成投资14.7、12.0、6.5亿元,增长13.1%、59.9%、26.7%。
实物投资拉动作用增强。全年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0亿元,增长24.0%,增幅同比提高9.4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个百分点。
从消费需求看,改善升级类需求增长较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亿元,增长12.3%,分别超过杭州市考核和人代会目标2.3和0.3个百分点,稳居杭州地区第一。粮油食品、服装鞋帽等温保需求类增长平稳,分别增长7.5%和6.4%,汽车类等中高端消费类持续升温,增长15.5%;房市热销带动家居装潢产品增长,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5.5%。
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1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出台降成本、减负担、去产能扶持政策30条,全面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
去产能方面,关停落后产能企业25家。五大高能耗行业(造纸、水泥、铜加工、化工、电力)合计销售产值.7亿元,下降5.3%,占规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52.9%下降至50.8%,下降2.1个百分点。
去库存方面,商品房交易受政策影响成交大幅攀升,库存数量明显下降。全年实现房地产销售面积.6万平方米,增长86.6%;实现销售额.4亿元,增长82.2%。根据区住建局透明售房网统计,截至年末,全区商品房可售面积82.31万平方米,下降35.7%,其中住宅可售面积33.18万平方米,下降57.8%。
降成本方面,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7.9元,下降0.3元;利息支出下降11.0%。
补短板方面,有效投资、招商引资、“两链”风险处置、财政收支平衡等短板方面有新作为,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协调推进有关工作。
2创业创新势头良好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建立浙江省科技大市场富阳分市场,出台人才新政25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拓展区顺利挂牌,纳摩网众创空间成为全区首家区级众创空间。新增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新认定省级、杭州市级企业研发中心6家和9家,新认定国家级、杭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15家。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较快。全年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件,增长24.4%。
创新平台加快推进。硅谷小镇已入驻企业家,完成有效投资18.2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药谷小镇完成有效投资12.0亿元,实现税收2.3亿元。黄公望金融小镇注册基金规模达亿元。
经济运行质效提升
1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年中财政收入一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四季度出现回落。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97.2亿元,增长6.1%,增幅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6亿元,增长6.0%,增幅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为33.7、16.2亿元,增长3.6%和4.0%,改增增值税为7.8亿元,增长4.2倍。
2企业盈利状况好转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63.4亿元,增长15.6%,增幅同比提高21.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3.8亿元,下降18.5%,亏损率5.7%,下降2.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3%,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利润总额快速增长,分别增长74.7%、55.7%,增幅同比提高29.8、53.0个百分点。医药、铜加工、造纸行业由上年的亏损转为盈利,分别增长83.6%、18.0%、5.3%。全区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1亿元,增长10.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利润总额增长22.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利润总额增长5.4%。
3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8%,分别超过杭州市考核和人代会目标1.3和0.3个百分点,增幅高于杭州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居杭州地区七区(县、市)第3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9%,超过杭州市考核目标0.4个百分点,增幅高于杭州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居杭州地区七区(县、市)第4位。
年虽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存在着问题和压力,实体经济仍显困难、需求拉动能力减弱、市场风险压力增加、新兴动能有待壮大。年着重要在招商引资、扩大投资上下功夫,在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上出实招,抓好规(限)上企业、新开工项目入库,确保新旧动能接续,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bk/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