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文村,去感受鸟唱蛙鸣时入耳,家风国
我们乘车来到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文村村,下车之前,我便听群友嘉树说起,文村村实施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由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世界“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教授设计,沿着文村溪建了十几幢新民居,让富阳洞桥镇文村一夜成名。我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她的孩子曾经是中国美院学生,她也到文村玩过的。
下车伊始,一座“洞桥镇文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矗立在眼前,大楼很气派,有四层之高,可见村集体经济很强大。让我们好奇的是,门厅处的电子屏幕上,打出了“热烈欢迎杭州(走读文化快乐行)一行莅临参观”,一阵小激动之后,感觉到我们群的组织者和带领者陶德富老师真是“功夫在诗外”,善于联络、善于交友、善于把走读活动与当地文化宣传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的人缘特别好。
陶老师还请了文村的小沈导游义务为我们讲解文村是怎样变得美好的。从介绍中得知,文村村已有多年历史,其后山有一大一小两根石柱,形似毛笔,其一侧还有一终年不干涸的小泉,形似古时的砚台,故当地人以“文笔峰”世代相称。据村内沈氏大姓的家谱中记载,因村中有笔有砚,故名“文村”,以耕读传家。
小沈不无骄傲地说,文村作为“杭派民居”的乡村试验田之一,曾经入选全国个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为富阳山乡捧回过“国字号”荣誉。同时文村也是浙江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呢。她带着我们走向一座倒影在水中有金色匾额、金字楹联的廊屋。
这座廓屋里面靠壁有两条长长的木櫈,壁两边各开一长方形透光、透风、透亮的窗,廊中是一条无障碍可以通汽车的路,小沈告诉我们,这里是村民憩息、议事(村里的大事小情自由发表意见)以及游客休息观光赏月的地方。这块匾是:“望月听水”,楹联为:“鸟唱蛙鸣时入耳,家风国事日萦心”。
群友集体照廊的另一面小沈告诉我们,文村的村居里,只要开着门,就可以进去参观。她带着我们在这所黄色的房子内穿堂入户。这是一家民宿,外表黄黄的如夯土墙,里面的的布置摆设却很时尚,屋间之间还有小天井,很具生活化。
走在整洁的村道上,小沈告诉我们,王澍院长在文村主持设计的第一片农居群,从规划到落地,一共用了三年时间。
建了14幢24户农居,都是灰、黄、白三色基调的二三层浙派民居,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夯土建造垒砌的外立面,所建房屋色彩厚重而形态又极具地方特色,看上去清新悦目。他的建设与改造,让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在文村的村口附近,还有着一块村民们种植蔬菜农作物的土地,花色品种挺多的,有玉米、青菜、生菜、包心菜、萝卜菜等等,就是这些接地气的菜园和夹带乡土元素又时尚的建筑,以及秋色浓郁的树木和山峦,都为文村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增添了赏心悦目的氛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ly/22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