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巡礼一鹿山中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党和政府要始终关心各族少年儿童,努力为他们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去年,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全省中小学育人工作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和杭州市专门下发《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和深化各地德育工作。
富阳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育人工作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区教育系统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教育主题,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快“美丽校园”建设,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取得了明显成效。
5月24日将召开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推进会,届时将统一部署全区德育工作重点,深入推进学校育人工作。
为此,我们选取了部分学校展示德育工作风采,以期推动“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一米之内我的责任
鹿山中学是由原鹿山中学与新桐中学于年8月合并组建的新学校,生源组成非常特殊:有来自鹿山街道和新桐乡的本地孩子,更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新富阳人”。建校五年来,学校秉承让每个学生“求善、求真、向美、向上”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的教育价值,播撒“最美”行为的种子,以善心滋润学生的心田,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善良品德,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认识1:立德树人是基础教育的使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初中阶段更是健全人格、培养积极情感和形成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立德树人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尤其是当前,青少年面临着众多成长危机,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必须恪尽职守,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认识2:行为规范是学会做人的基础
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好人。而懂得做人的规矩是最起码的要求。于是,鹿山中学以“一米责任”为抓手,从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始。
“一米责任”是指“一米之内?我的责任”,把空间距离量化为“责任”,使学生意识到,“一米”不仅仅是在一米空间距离内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更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倡导积极文明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
认识3:文化熏陶是育人的理想生态
学校认为,规范是学生的底线,落实“一米责任”只是学生立德的基础。为此,鹿山中学在积极倡导“一米责任”的基础上,将“善”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试图以“善”作为“校园中师生的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及需要创建的集体人格”。学校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确立了学校文化主题
鹿山中学地处鹿山街道,校名地名皆有“鹿”;鹿是自然界最温顺的动物之一,是“善”的化身。而善良是为人的基本道德标准,推崇善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多次论证,鹿山中学建立了以“善”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理念系统,以“求善、求真、向美、向上”为校训,通过播“善”种,期待收获“善”果,培养“品行善良、人格健全”新时代公民。
2:营造了相应的校园环境
鹿山中学精心营造校园善文化特色氛围,规划建设了校园VI-EI视觉形象、古训励志墙绘、“善”文化长廊、乐善窗等。暑期学校将完成“呦呦鹿鸣”善文化主题微公园建设项目,呈现与“善”相关的中国古今和富阳本土的名人家训及富阳古今名人的善点故事,让学生每天置身于“至善”的环境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3:开发了“善文化”校本课程
一方面,学校把“善”理解为“善心、善良、善行、善举”,从德育的角度培育善良的人;另一方面,学校把“善”理解为“善于、擅长”,从智育的角度培育善于学习的人。基于此,学校在重视环境建设的同时,又着手开发“善文化”校本德育课程,努力构建将“善文化”融入课程的特色化教育。
4:探索了学校文化的创建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教育课程化
课程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综合”,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学校把课程化作为创建学校文化的主要策略。
第二个策略是行为规范化
为使“一米责任”有具体的教育实践落点,学校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五大款四十条,细化为“三十条”,围绕学生就学、就餐、就寝制订了体现“一米责任”的“三就”规范,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案,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量化到班到人,以不断强化学生的行为。
第三个策略是活动系列化
近年来,鹿山本土涌现出了众多“最美现象”的典型,从“最美妈妈”吴菊萍(汤家埠村),到杭州市“十大爱心使者”林大文(三合村),从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陆顺昌(蒋家村),到浙江省道德模范“最美大学生”何俊斌(三合村、鹿山中学届毕业生),还有新桐的“最美大嫂”董六娟,都是学校学生身边熟知能详的道德榜样。活动的系列化,有助于学生不断增强自我内在的力量,激励学生把心中的每个善念培育成善良的品性。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校师生以“一米责任”为己任,自觉衡量自己的公民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同时,在善文化的熏陶中,不断演绎着善的故事。学校也相应获得了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平安示范校园、杭州市公民教育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鹿山中学“注一米善心,扬一生善行”的经验,已先后被《浙江教育报》和《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五年,在一所学校的发展之路上的确很短,文化育人的实践还仅仅是一个开端。但他们的体会是深刻的。
一是要遵循道德成长的一般规律。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从“不知”转化为“知”、再由“知”转化为“行”的动态过程。德育工作只有充分遵循“知行合一”这一原则,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是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榜样教育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德育途径,弘扬本土典型,以此诠释时代精神,对于唤起学生的向善之心具有极大的感召力。
三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充分的情绪体验。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因此,要设计主题鲜明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个具体的模拟情境或真实情境中感受责任,催化公民意识的生长。
四是要营造学校、社会、家庭相向而行的合力。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是立体化的。实践证明,扩展教育时空,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学校为主、全社会参与”的合作教育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核心文化价值观,打造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有个性的学校文化,这所学校就一定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
今天,鹿山中学正行进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感谢您求治白癜风偏方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ly/3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