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十三五十三五期间,杭州教育要

品质解读“十三五”

建成高水平、优质均衡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

率先进入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这个五年,杭州将以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教育治理体系及服务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以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为动力,全面提升杭州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立人、公平、适合、开放、可持续”的杭州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为“美丽杭州”建设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到年,杭州要建成高水平、优质均衡的现代教育体系,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率先进入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七大发展任务

学前教育

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事业费在教育事业费中所占比例,逐步实现各区比例达到12%以上、县(市)达到10%以上;确保在地方教育附加中按不低于20%比例、在土地出让收益教育资金中按一定比例安排学前教育专项资金。

拓展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到年,全市累计新建幼儿园所;到年,全市名园集团化覆盖率达68%,城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覆盖率达93%。

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引领示范作用,切实提升结对幼儿园的整体保教水平。

义务教育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区域内生均公用经费支出、装备配置标准、教师编制标准和教师收入标准的“四统一”。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办学质量。深化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探索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建立区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报告制度;严格控制区域性统测的次数、难度和人数;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满意度的抽测和反馈。

推进小班化教育实践。到年,全市城乡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段学校所;以区、县(市)为单位,小学30人及以下班级占30%以上,初中35人及以下班级占20%以上。

完善随迁子女在杭入学机制。探索建立在居住证积分入户基础上的随迁子女入学机制,确保随迁子女入学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普通高中教育

深化特色高中建设。到年,全市特色示范高中比例达到85%以上,其中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达到35%以上,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达到50%以上。

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80%以上的校长具有课程领导的能力,80%以上的教师具有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

推进管理方式变革。建立有效的、多样化的选课走班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学生评价制度,全面、准确地将学生的学业、特长发展情况纳入学生成长档案。

推进市区高中深度融合。坚持“管理不变、招生一体”的思路,深化推进六城区与萧山、余杭、富阳等三区普通高中双向定额招生,并创造条件加快市区高中段学校招生政策一体化。继续推进六城区优质高中资源“落户”萧山、余杭和富阳区,加快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杭二中萧山分校、杭高大江东分校建设。

职业教育

优化中职教育规划布局。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和统筹力度,实施“薄弱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根据杭州城市定位和产业规划,同步规划和拓展新的职业教育资源,打造职教小镇。

深化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课证融通”制度建设,培育一批以课程融通、学籍转换、学习成果互认、职业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职普融通”试点项目。

推进现代学徒制国家级试点。重点培育30个市级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项目。

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重点扶持建设20个市级校企合作共同体,50个市级教学实训工场,15个市级综合性品牌实训基地,10个市级示范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重点扶持建设3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创建一批省级“名师工作室”和省级“大师工作室”。

高等教育

推进市属高校高水平建设。鼓励杭州师范大学转型发展,全面完成仓前校区二期工程建设;支持依托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建设浙江工程师学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巩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领先发展地位,助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向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迈进;支持筹建民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

实施市属高校内涵提升工程。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新型专业建设工程”,实施“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建立产学对接战略机制。全面推进市属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工程。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加强大学生创业园等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发挥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杭州)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市属高校进入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行列。

特殊教育

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学校达到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从义务教育到高中段教育的12年免费基础教育。

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到年,要培育30名市级以上特殊教育名师;鼓励支持特殊教育学校举办职业高中教育,提升残疾儿童少年的就业能力。

推进特教与普职教深度融合。完善“随班就读”支持政策;以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为抓手,创建市级合格资源教室个,市示范性资源教室达到60个以上。

实施医教结合公共平台建设。实现3-18岁残疾儿童少年医教结合全覆盖,创建省级示范性医教结合实验学校5个;建立医教结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特殊教育资源库建设。

继续教育

到年,完成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市民学习圈的构建,重点建设“街道(乡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建成50个市级示范性“街道(乡镇)市民学习圈”。

推进市民数字化学习。建设杭州市民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延伸市民卡相关功能,建立具有学分认定积累和学分转换功能的学分银行。

完善社区学校建设机制。重点建设40所省级现代化成人学校,培育40个省级成教品牌项目。

推动重点人群学习。推动老年人群教育服务;推动青少年校外教育,鼓励社区开办四点半学校;推动新型农民教育服务。

扶持社区示范学习型社团,大力推进学习型社团建设。

七大重点工作

1.丰富美丽学校特色品牌

到年,选出所中小学校作为杭州市“美丽学校”重点创建学校,培育个“美丽学校”建设优秀案例和品牌项目。

以学生为本,落实“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育“美丽学生”。

探索学校美育工作,构建学校美育体系。到年,基本建成大中小幼的现代美育体系。

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形成家校良性互动机制。打造惠及全市家庭并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杭州市家庭教育工作品牌。

2.提升教师队伍四有素养

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湛、充满活力,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深化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行动。继续开展“教书育人楷模”、“感动杭城十佳教师”等各类师德先进评选,并将治理有偿补课作为常态,纳入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推进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深化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正高级教师职务评审。实施杭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构建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

3.推进智慧教育创新行动

到年,创建市级智慧教育示范校所,杭州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体系基本建成。

推进教育智能化管理,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面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开展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为教育决策、教学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支撑。推进“教育一卡通、名师公开课”等智慧教育建设十大重点项目。

4.打造教育开放发展格局

以服务G20国际峰会和亚运会为契机,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到年,全市建成个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教育国际化示范校达到所。

拓展中外合作办学。到年,全市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达到个。健全涉外教育服务,打造“留学杭州”品牌,实施“筑巢”工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达到8所。鼓励学校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

5.实施民办教育促进计划

创新教育竞争机制,增强教育发展改革活力,健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公办民办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实施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新政。实施民办教育发展系列新政,落实民办学校的责任和权益,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与服务。积极推动民办学校引资项目。依法推进民办教育分类改革。

6.探索现代教育治理样本

推进教育治理结构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和信息公开,促进权力阳光运行。

探索实践教育管办评分离。推进教师队伍“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章程践行机制,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制度。

7.健全教育公共普惠机制

强化教育公共服务职能。实施精准资助工程,探索推进高中段学校免费教育政策,高标准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实施新名校集团化战略。实施基于全域推进的新名校集团化行动。到年,六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全市名园集团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义务教育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推进城乡教育深度融合。鼓励更多的六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到三区四县(市)举办、承办和领办新校(园)。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ly/390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