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女孩吴佳漪富阳考取中央音乐学院
今年()夏天,年出生的吴佳漪收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成年礼———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录取通知书。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最高音乐学府,诞生过谭盾等一大批享誉中外的音乐家,素以招生名额稀少、标准严苛闻名,被称为中国最难考的学校。浙江省是中国古筝大省,但在吴佳漪之前,该院古筝专业已18年未录取浙江籍考生。上一个浙江籍考上该院古筝专业的在年,为天台籍的袁莎,她已留校任教,并成为国内著名的古筝演奏家。
吴佳漪创造了历史,她是富阳考取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的第一人。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以及更长远的今后,她说,中央音乐学院是另一个起点。5岁开始接触音乐后,古筝几乎是她童年、青少年时期唯一的玩伴和乐趣,吴佳漪深知,在音乐道路上,从来没有终点。
值得一提的是,年、年,富阳学子陈鼎、王轶文先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二胡和扬琴专业。包括吴佳漪在内,三人均为民乐系,这堪称浙江民乐界一大奇观。
吴佳漪近影
最轻松自在的假期
第一次见到吴佳漪时,她正悠闲地半躺在沙发上吃着水果,沙发前并排摆放着两台古筝,她有些不好意思,“很多天没摸琴了”。
这是吴佳漪最悠闲的一个暑假,她做了美甲,也抽空动手术除掉了脚底滋生出来的一个肉丁,这肉丁困扰了她快一年。她对自己身材有点懊恼,备考中央音乐学院那会,“压力巨大,别人压力掉肉,我偏偏长肉”,说完自己也乐了。
5岁接触古筝,师从我市二胡名师李银莉,除了在浙江艺术学校那较为放松的两年,在其他十几年中,吴佳漪每天练琴时间长达六七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她从小就学习两样乐器,二胡和古筝,二胡多年前就过了10级,其技艺已达到专业演奏级别,凭二胡也能考取艺术类院校。
因此,与其他专注一样乐器的孩子比,吴佳漪耗费的练习时间和强度要超过一倍。在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古筝和二胡是吴佳漪唯一的乐趣和玩伴。至今,她仍会在富阳街头迷路,出门少,连家乡的路都不熟悉。
当然,勤奋之外,还有吴佳漪从小就透露出来的极高艺术天赋。
吴家整个家族,除了仅是喜欢音乐的外婆许金萍外,其他人与音乐均毫无关系,在吴佳漪爸爸吴伯喜的记忆里,女儿上了幼儿园之后,对音乐和绘画突然就表现出了强烈兴趣,“我们都不懂,更从没想过培养女儿这方面的兴趣,”吴伯喜说,“幼儿园老师教一教,她就立即会了。”
外婆至今仍珍藏着一本绘画书籍,里面收录着年前后数百幅全国优秀的少儿绘画作品,吴佳漪作品便是其中之一,还配有一张小佳漪穿肚兜、眉心点红的照片。
吴伯喜颇为自豪地说,女儿当年如果选择绘画,“我相信也能考上和中央音乐学院一样厉害的学校”。
吴佳漪还有个正上幼儿园的弟弟,和姐姐一样,早早就表现出了超乎同龄人的乐感。儿子能不能像女儿一样走上专业音乐道路,吴伯喜坦陈,要看儿子造化了,培养过程“真是太难太难了”,经济实力是一方面,更让全家倍感煎熬的是,“那种有点像赌上女儿前途的压力,回头想想,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从小锁定中央音乐学院
由于二胡和古筝水平均特别出众,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吴佳漪也难确定自己今后究竟要以哪个为专业,但冥冥之中似乎早已注定,“我买的第一张古筝CD,演奏者是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教授李萌老师”。外婆至今记得多年前外孙女听这张CD后的兴奋劲:“她当时就大喊大叫,说一定要考中央音乐学院,一定要拜李教授为师”。那时候,外婆从没听说过中央音乐学院,CD封面上李萌的名字,更是遥不可及远在天边的人物。
两年前,吴佳漪前往北京备考中央音乐学院,在学校里,她和外婆第一次见到了李萌,“当时就哭了,激动得全身发抖”。而正是李教授的建议,让吴佳漪专攻古筝,并悉心指导,最终如愿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正式成为李教授的关门弟子。
回想十多年前,那个当时并不为意的孩子气誓言,外婆很感慨,“跟做梦一样,竟然都成真了,真想不到,那么小的小孩有那么大决心”。
5岁练琴,6岁便登台演出,参加各种比赛,短短两三年间,从富阳到杭州,从浙江省到全国,吴佳漪开始横扫二胡和古筝各大比赛,尤其是古筝,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国和国际性金奖或一等奖,吴佳漪获得不下20个。
就这样,在一路摘金夺银中,“中央音乐学院”的儿时目标在吴佳漪和家人心中逐渐清晰。
进入市实验小学就读后,吴佳漪有幸拜浙江籍古筝演奏家顾晓燕为师,开始接受更为专业和系统的古筝训练。
这是吴佳漪及全家奔波的开端,周末一放学,吴伯喜便驱车送女儿进杭,上完课再回家。有时候,顾老师周末有事,爸爸就得推掉工作,等女儿放学,立即动身前往杭州,“那时候,以为够累了,后来才知道算轻松的”。
除了每周固定杭州上课外,在外婆的监督下,吴佳漪每天保持着四五个小时的练琴规律。年纪小玩心大,面对长时间枯燥累人的练习,小佳漪难免心烦意乱,外婆已经记不清外孙女,“发过多少回再也不碰琴的脾气了”。但脾气发过了,还是乖乖地坐在了古筝前,“她其实最喜欢古筝了,怎么可能放弃啊”,吴佳漪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婆最了解外孙女脾气。
吴佳漪一天天长大,也一天天成为浙江古筝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吴佳漪
初中毕业后,因屡获国际级奖项,吴佳漪被浙江省艺术学校免试特招录取。由于该校较为宽松的教学方式,加上身边没了严厉外婆的陪伴,吴佳漪练琴时间和强度下降不少,但仍保持着较强的竞技水平,在艺校两年中,甚至成了学校拿奖的主力军。
但无形中,吴佳漪感受到了某些彷徨,就这样在艺校度过自己的5年时间?艺校毕业后,兴许能进入浙江省级艺术团体,成为一名职业演奏者,但是,“那真是我要的吗?”
彼时,吴佳漪的爸爸、外婆也在思索:拿那么多奖,辛苦了那么多年,如果不去中国顶尖音乐院校证明下,是不是太可惜了?
拿到高中文凭后的年,吴佳漪退学回家,正式备考中央音乐学院,全家人对此全力支持。
接下去的两年,吴佳漪形容是“地狱般的两年”。第一年,每周乘航班杭州、北京来回,劳累奔波不提;第二年,吴佳漪和外婆一同常住北京,就住在中央音乐学院对面的宾馆。这个宾馆,长住的几乎全是来自全国各地备考中央艺术学院的考生,大多是来自“九大”音乐院校附中的佼佼者,很多人已经练考数年。
李教授时间宝贵,只能抽空指导,大部分时间,吴佳漪只能靠自己保持最高的训练强度,“除了睡觉吃饭赶路,其他时间都在练”。李教授一共带有20个学生,在她严格要求下,达到她认为的前三名,才有资格报考中央音乐学院。
最让吴佳漪难受的是,她必需摒除已经牢牢固定的演奏技法和风格,要完全改变专业演奏者十几年形成的技法,其难度外人无法想像。
今年2月,中央音乐学院专业考试开始,初试、复试、乐理,每次都会淘汰一大批人,每次都是如履薄冰。吴佳漪说,一个连续考了六七年的女生,依然被淘汰,“那哭声让我发麻”。
一个月后,吴佳漪回到富阳备考文化课,相比专业考试,文化课难度更大,初中到高中,她几乎没有上过一个完整的学期。幸而,得到了市二中老师的悉心指导,吴佳漪自己也知道,如果文化课过不了,那两年努力就全白费了。
在长达3月的文化课备考中,吴佳漪一般6点起床,背书看书做题,直至次日凌晨两点,很多次,趴在课本上就睡着了,“我急啊,落下得太多了”。
好消息一个个接着过来,专业考试第一,考分超过录取线数十分,如愿成为今年度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4个录取名额中的一名。
全家人的神经终于松弛了,十多年过去了,外公钟富荣说,“这一切都值了”。
地狱般的备考
吴佳漪登台演奏的照片
来源:富阳日报年08月02日记者赵向军实习生凌一览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ly/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