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积分落户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啦

导读

近日,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和居住证管理办法意见稿开征民意。为你总结八大关键词:①社保②居所③教育背景④外移⑤行业⑥职称⑦违法减分⑧落户福利。如何得到加分,哪些会减分?你想知道的全在这了!

整合自:京华时报、新京报、法制晚报

(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近日,《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炉并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积分落户申请条件,并公布具体的指标及分值体系。根据意见稿,北京的积分落户政策执行“浮动积分分数线”,由市政府根据年度人口调控的情况,每年向社会公布落户分数线。

分制概述

社保:满1年=3分

居住:买房1年=1分租房1年=0.5分

学历:

大学专科(含高职)9分

大学本科15分

硕士27分

博士39分

外移:搬出城六区每满1年加2分

行业:疏解行业工作1年减分创新创业就业加分

职称:中级及以上职称可获相应加分

违法:涉税违法减12分行政拘留减30分

福利:获积分落户未成年子女可随迁

答疑解惑

1、哪些人可以申请积分落户?

首先你要有个居住证

申请人参加积分落户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持有北京市居住证;(二)年龄不超过45周岁;(三)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四)符合本市计划生育政策;

(五)无违法犯罪记录。

2新政策或惠及多少人?

去年全市外来人口万,符合条件者可申请积分落户

今年5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了年北京市人口的发展状况,数据显示,去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6万人,常住外来人口为.7万人。

昨日公布的积分落户征求意见稿显示,申请积分落户者应同时满足五个条件:持有北京市居住证、年龄不超过45周岁、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符合本市计划生育政策、无违法犯罪记录。

征求意见稿称,积分落户政策是为加强人口服务管理,逐步有序解决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长期在京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落户问题制定。

积分落户政策实行后,将每年申请一次,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向用人单位提交申请,统一由用人单位负责向有关部门申报。

3、攒够多少分才能落户?

分数线每年或有浮动

市政府根据年度人口调控情况,每年向社会公布落户分数线。市有关部门根据申请人积分情况和落户分数线,初步确定年度积分落户人员,并对积分情况向社会公示。通过公示后,申请人可按相关规定办理常住户口。

4、如何尽量多地获取积分?

拿学历多纳税不违法从城六区转到其他区

积分落户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和导向指标构成。基础指标包括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教育背景。缴纳社保年限越多,在稳定住所居住年限越长,学历越高的申请人,可获积分越高。导向指标包括职住区域、疏解行业就业、创新创业、专业技术职务、纳税、信用记录、守法记录。总积分为各项指标的累计得分。其中,职住区域由城六区转移到本市其他区域的申请人,最高可加12分;职住区域由本市其他行政区转移到城六区的,最高可减12分。在本市欲疏解行业中就业的申请人,工作每满1年减6分,而在本市创新、创业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就业的申请人,则可获得相应加分。在本市连续三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额在10万以上的申请人可加6分,但有涉税违法行为记录的,每条记录减12分。此外,有不良信用记录及违法记录的,都将被扣分。其中,每条行政拘留记录减30分。

5、积分指标体现哪些导向?

通过职住合一等,进行人口疏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人口分布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仅就常住外来人口的分布来说,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万人,占全市的65%。常住外来人口位居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昌平区,三区外来人口总数占到全市的52.6%。门头沟区、平谷区、密云县和延庆县4个区县的常住外来人口均不足10万人,占全市比重仅为2.6%。

昨日公布的积分落户征求意见稿明确,居住地由城六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转移到其他行政区的申请人,每满1年加2分,最高加6分;就业地和居住地均由城六区转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区的申请人,每满1年加4分,最高加12分。

反之,居住地由本市其他行政区转移到城六区的申请人,每满1年减2分,最高减6分;就业地和居住地均由本市其他行政区转移到城六区的申请人,每满1年减4分,最高减12分。

这与北京市“十三五”期间的人口调控规划有呼应之处,根据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未来北京会从中心城疏解万人口,并在规划上实现职住平衡。

“目前人口集中体现最为明显的是职住不均衡带来的潮汐式交通。”他说,目前全市65%的就业集中在中心城区,且就业集中在北部,居住集中在南边,未来在进行人口疏解时中心城和新城之间也面临相应问题,将通过配置交通和住宅等方面的政策解决,并通过功能疏解带动人口合理分配。

6、积分落户申请怎么提交?

由用人单位统一申报

积分落户每年申请一次。符合“持有北京市居住证、年龄不超过45周岁、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符合本市计划生育政策、无违法犯罪记录”规定的申请人,可向用人单位提交申请,统一由用人单位负责向有关部门申报。获得积分落户资格的申请人,其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配偶、父母申请落户按照本市现行亲属投靠落户政策办理。

7、积分落户后亲属怎么办?

未成年子女可随迁;配偶、父母可投靠落户

征求意见稿显示,获得积分落户资格的申请人,其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配偶、父母申请落户按照本市现行亲属投靠落户政策办理。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公布的相关规定,夫妻投靠条件为:申请人为外省市无业人员或农业户口,年满45周岁;结婚需满10年;被投靠人是本市非农业户口;在京有合法固定住所。

老人投靠子女的条件为:无业老人投靠子女入户条件:申请人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5周岁(夫妻需同时申请);申请人外省市无子女;被投靠人为本市非农业户口;在京有合法固定住所。另外,离退休老人投靠子女夫妻均达离退休年龄,并已办理离退休手续,干部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工人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申请人外省市无子女;在京有合法固定住所。

子女投靠父母,须为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符合本市计划生育政策,父或母户口在京且有住房。如果父母无住房,为单位集体户口,需出具单位同意入户证明。

其他

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

办暂住证满半年在京稳定就业等可申领居住证

昨天,由市公安局起草的《北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正式征求意见。草案明确,来京人员办理暂住登记满半年,并符合“在京有稳定就业、稳定住所、连续就读”三个条件其中之一的,即可申请办理《北京市居住证》。草案共三十一条。草案中首先明确,居住证是来京人员在京居住的证明和享受本市公共服务和便利、参与本市社会事务的凭证。来京人员来京后应首先申报暂住登记,办理暂住登记满半年,并符合“在京有稳定就业、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村)服务机构申请办理《北京市居住证》。居住证制度的适用范围确定为非本市户籍在京居住的中国公民,不包含港澳台人员和外国人。居住证有效期一年,有效期届满前三十日内可办理签注,有效期延长一年;逾期未签注则证件的使用功能中止,补签后使用功能恢复,但连续居住年限自补签之日起重新计算。京华时报记者对比发现,在北京持“工作居住证”者,在子女入托、上学、购房、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都享有市民待遇。但是此次征求意见的《北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中并未明确居住证可以享受的福利范围,只表示“居住证持有人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享有相关公共服务和便利,但具体办法由市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值得一提的是,持有居住证是申请积分落户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居住证应该怎么办?

来京人员办理暂住登记已满半年,并符合在京有稳定就业、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村)服务机构申请办理《北京市居住证》。稳定就业:是指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6个月,符合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录用(聘用),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招收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从事第二、三产业并持有工商营业执照等条件之一的;稳定住所是指具有合法所有权的房屋,包括自有产权房屋、租赁房屋、用人单位或就读学校提供的宿舍等;连续就读是指在全日制小学、中学、中等职业教育或普通高等学校取得学籍并就读。

来京人员申请办理《北京市居住证》的,应出示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合法有效身份证件,提交本人近期相片,并如实提供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和信息。

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来京人员,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申领居住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由其已取得《北京市居住证》的监护人代为办理居住证;监护人、近亲属代为申领的,应当提供代办人的有效身份证明。

居住证遗失、损坏的,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村)服务机构办理补领、换领手续。居住证持有人换领新证时,应当交回原证。

居住证持有人在京期间,居住地住址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七日内到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村)服务机构办理变更手续。

居住证由公安机关统一制作;首次申领免收工本费;换领、补领应当缴纳工本费。

TEXT

关于居住证如何提出意见?

这次征求意见时间同为12月10日至12月30日。在此期间,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1.登录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网站(







































北京哪间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北京最大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ly/41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