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杭州未来五年郊区供应量高达75
来源:斯文丨七爷斯文
杭州中国新一线城市里最特殊的一个:
它的市域面积特别大,包含三县市的全域面积多达1.68万平方公里,和北京相当。但是,它的老底子城区,就是西湖边的几个老城区,又不过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不过4%。
可是,就是这4%的几个老城区,却聚集了超过万人口。也就是说,按照目前杭州万人计算的话,人口占比高达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的杭州人口抢4%的城区面积,你说房价能便宜吗?
这是一。
另外,正因为市中心面积太小,所以杭州要做国际大都市,必然要向外围扩张。哪怕是钱塘区、萧山区、余杭区,都会成为杭州城市化的主力区域。
对应到土地供应上,自然就是拼命推地,
于是,也就呈现了这样的供地结构:主城区25%,其他地方75%,其中三县市约10%。详细看下来,就是这么个图:
这个图不重要,怎么解读最重要。
从这个土地供应结构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比如1,主城区将全面改善化。
因为没地了。前面两篇杭州板块价值重塑的文章已经写得很清楚,两个市中心都将断供,改善将全面东移,而整个主城区,每年就这么点供应量。
而且,这些量,不是集中在市中心,而是主城区的外围。
比如武林的隔壁从文晖到东新、三塘、笕桥,乃至运河新城、祥符、铁路北站等。
这个里面,预留了一个杭钢新城。
而钱江新城这个核心,也是外围的钱江新城二期、城东新城、艮北新城、九堡(主要是丰收湖,沿江区域地很少)等。
曾经的刚需和刚改板块,预计会整体提升一个能级。
杭州的主城区,对于很多新杭州人而言,将越来越难进入。
因为,价格之外,供应就是门槛。
但这不是重点。因为重点在于75%的地方。
就像能源领域,全世界搞了那么久的新能源发电,结果,火力发电依然占据70%的份额。把70%的地方搞好,机会多得很。
把75%的地方想明白,机会也很多。
这个里面,去掉三县市的10%,萧山余杭富阳临平临安五区,大概占杭州未来几年供应的65%,也就是三分之二。
这个是重仓了。
进一步细看,这个全杭州未来主力住宅供应的重仓区域,机会在哪里。
在我理解,分为几个层级来看。
第一层级,龙头是两个地方:1,萧山靠近奥体。2,未来科技城、云城到北部新城,缝合与主城区断裂带的地方。
萧山靠近奥体的地方,必须要有能够承接奥体、滨江改善客户的能力,不然江南的改善客户将集体流失。
而且,奥体、滨江接近饱和之后,江南也需要新的主打歌,宁围、市北西到萧山科技城,迎来了机会,
而余杭区,未来科技城、云城、北部新城,目前其实都和主城区有断裂带。未来科技城越搞越西,离主城区越来越远,主城区的高端客户和刚需都嫌远。云城最先启动的也是最西边的西站新城,它们和主城区,都需要缝合。
就像南星桥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缝合与湖滨的断裂,于是诞生了望江新城。申花桥西也在缝合,于是醒来了华润华丰造纸厂项目。
还有勾庄,作为良渚发展东移、运河发展北上的关键节点,也需要和主城区缝合。
这个缝合,必然诞生新的机会。
另一个缝合的地方在丰收湖,也就是钱塘智慧城。临平和主城区的断裂抹平。
由此可以看到:
未来,萧山,余杭,临平,这三区最牛逼的板块,都在和主城区的共同发展之地。
啰嗦一下,三个地方:
未来科技城、云城到勾庄,丰收湖,萧山科技城、宁围到市北西。
第二层级,就是中期机会。
萧山在龙头之外的次一级机会,就是新塘、新街、南站新城。
余杭的次一级机会,就是北良渚、瓶窑和南湖区域的未来科技城2.0。
临平的次一级机会,就在东湖新城。(因为临平新城目前只有个别项目,土地太少,不展开)
这几个次一级地方,因为价格都不高,而且有的板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ny/2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