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和杭州,在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上有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底是苏州美,还是杭州美?每当问到这个问题,众人都会呵呵一笑,都美,都美。苏州人羡慕杭州的西湖山水,杭州人同样为金鸡湖夜色所惊艳。苏州的古镇名扬天下,杭州的古镇天下名扬。
或许,唯一让杭州对苏州不太爽的是,我杭州真山真水真园林,为何名气没有苏州的假山假水假园林更出名?杭州的山确实是真山,苏州的山也确实是假山,但苏州园林的名声也确实比杭州郭庄、汪庄等园林名声更大。非对杭州相当熟悉的人,经常会忽略掉这些个园林瑰宝。
当然,本文的重点不是讨论苏州和杭州谁比谁美的问题。本文的重点是苏州和杭州的发展有什么异同。虽然一个是地级市,一个是副省级城市,好像级别不等不可比。但苏州已被广大网友冠以了“地表最强地级市”的荣誉称号,和杭州这座副省级城市是具有可比性的,尤其是在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上。
虽然对未来产业的投入、城市建筑的选择、交通一体化的发展上来看,两地的选择大同小异,就看谁更能把握住产业风口,谁更能发挥出自身资源优势,谁更能做出当地特色项目。但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杭州和苏州还是有一些不同。
一方面,就是两地和上海协同发展上的不同选择。话说在长三角一体化提出之前,苏州就已经全方位地投入上海的怀抱了。很多人只看到了昆山等地和上海的无缝对接,却忽视了穿苏州而过的京沪铁路,沿着长江的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当然今天被合称为苏州港)。苏州通过交通上的一体化完美承接了上海的发展溢出效应。不提苏州本身接近两万亿的经济体量,光是昆山一地便可笑傲大多地级市。苏州经济发展成绩的取得,搭上海便车功不可没。
上海出发杭州+苏州二日游、天天发车、门票全包、市内上门接淘宝¥98购买已下架相比之下,杭州看待上海的态度就有些微妙了。杭州人满心眼里是佩服上海的。君不见从杭州通往各地的高速都是杭在前,如杭宁高速,当然在南京那里被称为宁杭高速。但通往上海的高速,杭州人亲切地喊它为沪杭高速,高铁别同样喊为沪杭高铁。但对于是否和上海走得太近,杭州人自己也在犯嘀咕。毕竟,杭州也想搞出个环杭州湾经济圈。杭州人甚至提出,之所以能在互联网经济上跑到前头,就是因为和上海保持了一定的发展距离。
当然,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上海、杭州、苏州的协同发展会更加深入,但每座城市都在卯足劲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就是两地在市县管理体制上的不同选择。这两年,杭州连续吃下了下辖的萧山、余杭、临安、富阳等县市,市区面积由最初的多平方公里一下子增长到了近平方公里。当然,其中大部分是难以开发的山区。但这给了很多商人可乘之机。一些开放商项目宣传与杭州市区近在咫尺,实际上离市中心近百公里,已属安徽地界。苏州也吃下了吴江,城市发展又多出了更多的规划选择。
但杭州除了原先的主城区和新建的钱塘新区外,萧山也好,余杭也好,都实行“省直管县”,就是这几个区实际上还是一个标准的行驶地级市管理权限的区。虽然近十几年杭州一直在努力和萧山、余杭实现一体化,但人们看到更多的还是“萧山、余杭除外”,盖因两地的财政是交给省里而不是市里。现在,杭州也在反思,在大力发展都市经济的今天,“省直管县”是否还能像过去那样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抑或是阻碍了市区之间的一体化。
相比之下,苏州就要相对省心多了。不管是下辖区,还是代管的县市,还是近年“撤县设区”的吴江,该交的钱都交给苏州。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省直管县”试点的昆山市。也许对于昆山来说,若能成为上海的一个区,发展起来可能会更顺一些。
而苏州所苦恼的,就是离市区较远的常熟、张家港如何联动发展。毕竟,这些经济强县都挺羡慕昆山、萧山和余杭的。毕竟,是苏州带着大家一起发展,还是大家各自跟着上海发展会更好,大家心里好像都没谱。有意思的是,最近被余杭反超的萧山却开始反思,是不是过去和杭州主城区走得不够近?
未来苏州、杭州两地城市市县管理体制会如何选择?或许,大家的路会越走越近。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ny/2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