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习俗立夏大揭密啦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民间习惯把它作为夏季的开始。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庄稼生长渐旺。农谚:“立夏三朝遍地锄。”并以立夏日之阴晴占卜一年的丰歉。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
富阳立夏这一日,吃的东西很多。谚云“三烧五腊四时鲜”。“三烧”指的是烧饼、烧鹅、烧酒;“五腊”即黄鱼、腊肉、咸蛋、海蛳、清明狗;“四时鲜”大概是樱桃、梅子、蚕豆、苋菜之类。可以说,立夏是“尝新”的节日,能够遍尝新鲜蔬菜水果。
立夏大揭密!!!立夏除了吃立夏饼以外,还要吃鸡蛋、乌米饭、吃苋菜、吃长脚笋、吃肉、吃“青狗”、称体重、这些习俗是怎么由来的呢?
为什么要吃立夏饼
说是吃了立夏饼,夏天不会瘦,淋雨不会得病。
为什么要吃鸡蛋?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能解百毒,夏天不怕热,还可以预防长痱子。
二种说法是:古人认为,鸡蛋溜圆,象征生活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平安。“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很多地方都有吃“立夏蛋”的习俗,是说立夏吃蛋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
三种说法是:立夏吃东西最补,吃一只鸡蛋相当于吃一只鸡。立夏后,农事开始繁忙起来,人容易疲乏。吃红枣鸡蛋,是为了补充体力。
为什么要吃乌米饭?
乌米饭能祛风败毒,连乌螟子也不敢来叮。
为什么要吃苋菜?
吃苋菜不会发痧。
为什么要吃长脚笋?
说吃了能让孩子长高,健脚,不会脚酸。
为什么要吃肉?
据说这天一定要吃肉,否则下一世要变蝉(知了)的。
为什么要吃“青狗”
是为了防疰夏,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这个习俗被取消了,是因为清明做的清明狗放到立夏不卫生了。
为什么要称体重?
据说这一习俗和孙权妹妹有关,相传三国时,刘备的妻子甘夫人投井自杀了,后来刘备东吴招亲,讨了孙权的妹妹孙夫人,就把阿斗托她照顾。孙夫人看到阿斗,心想自己是后娘,如果管的不好,人家要说闲话,特地叫人拿来一杆大秤,当着来人的面,给孩子称了体重。然后说:“你们放心好了,我一定把他抚养好”。这天正是立夏。她精心呵护着阿斗,把孩子养的白白胖胖的。一年后的立夏,又称了一次,看看体重增加多少。这件事传开后,大家都夸孙夫人深明大义,同时也学她那样,每逢立夏就给孩子称一次体重,寄托家长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心愿。
除以上的习俗外,渌渚镇、洞桥镇、渔山乡、胥口镇、春建乡、鹿山街道、东洲街道等地要望立夏,新结婚的女儿女婿要备立夏饼、衣服、扇子、粽子等礼品看望岳父母,接连三年。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ny/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