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籍著名画家朱瑚逝世
吊唁函
朱瑚先生家属:
惊悉朱瑚先生不幸逝世,我们家乡人民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画家,深感悲痛!
朱瑚先生是富阳籍旅沪著名画家,一生致力于绘画创作,成果丰硕。先生虽旅居上海,却始终心系家乡,生前将其画作精品、家藏工艺品、名家画作等余件作品(藏品)无偿捐赠给家乡。此情此意,家乡人民将铭记不忘。先生为人质朴、德艺双馨,先生的人品、艺德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家乡人民将代代相传、继往开来!先生的去世是家乡富阳的重大损失。
谨代表家乡富阳和69万富阳人民,对朱瑚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并向朱瑚先生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斯人已逝,光辉永存。愿先生一路走好!
中共杭州市富阳区委
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
年9月6日
朱瑚先生一生致力于绘画创作,成果丰硕。虽旅居上海,却始终心系家乡,生前将其画作精品、家藏工艺品、名家画作等余件作品(藏品)无偿捐赠给家乡。此情此意,家乡人民铭记不忘。先生为人质朴、德艺双馨,先生的人品、艺德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家乡人民将代代相传、继往开来!
△朱瑚画院开馆仪式现场据悉,为弘扬朱瑚先生“不忘初心·艺泽故里”的殷切情怀、高尚情操,8月9日下午,“不忘初心.艺泽故里”富阳籍著名画家朱瑚先生作品(藏品)展暨朱瑚画院开馆仪式在富春山馆举行。
无偿捐赠
朱瑚先生心系故里,一生技艺画富春。年,朱瑚向富阳捐赠了画作《满园春色》;年,又把历时一年多绘就的富春山水长卷《富春新韵》捐赠给家乡。值得一提的是,在朱瑚于上海举办的富春江山水长卷画展《富春山水非人寰》中,一位港商看到长卷《富春新韵》后深受感动和震撼,想出资万元购买这幅画,却被朱瑚先生婉言拒绝。朱瑚说,每次回到富阳,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也得到富阳领导、乡亲的热情接待,这份乡情是无价的,他无以回报,希望把《富春新韵》这幅画捐赠给富阳。此后,朱瑚和夫人商量后有了一个更庞大的“捐赠计划书”。△捐赠计划书年11月27日,朱瑚、金亚杰夫妇带着85幅朱瑚本人创作的精品中国画、水彩画回到富阳,无偿捐赠,作品由富春山馆富阳美术馆收藏。△朱瑚先生展示自己捐赠的画作
年4月,朱瑚夫妇又将价值不菲的31件家藏工艺品捐赠给富阳博物馆。所捐赠目录有:稀有海南黄花梨精雕9座、鸡血石3座、象牙2座、芙蓉石2座、木雕6座,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名石9座。这些工艺品都价值不菲,据悉其中一件黄花梨当时购买就要18万元,现在时价80万元。这些都是老两口收藏多年的精品,在他的感召下,喜欢收藏的夫人也是慷慨应允,同意捐赠。△朱瑚夫妇向区博物馆捐赠藏品
他捐赠计划的第三项和第四项分别是:邀约来的20幅知名画家的作品和家藏的各种名家画册余册,悉数捐赠到他的出生地灵桥镇的书画院。△捐赠的藏品
“我的初心不变,以我所能对党的事业有所贡献吧。”朱瑚老人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自己曾是一名地下党员,有着艰难的人生经历,他从富春江畔走出,最终要以艺术的方式来感恩故土。这些年他欣喜地看到家乡日新月异,更加激励他来做这件事情,“将好东西留给家乡,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何乐而不为。”
朱瑚画院
叶落归根,是很多人的想法,也是朱瑚先生的夙愿。为此,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灵桥镇政府自去年以来着手立项,为乡贤朱瑚回乡创作设立场所。建成后的朱瑚画院,位于灵桥镇灵桥村滩山脚下,是二层楼高的徽派建筑,整体风格和主体设计均按照朱瑚先生本人的意愿进行搭建。
△朱瑚画院正门
“‘朱’姓是灵桥村的大姓,村里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朱家祠堂,朱瑚先生希望画院的设计能无限接近朱家祠堂的设计风格。”灵桥村一位村干部说,老先生还特地为画院打了彩图样稿,希望等到年纪再大一点的时候能回到家乡继续自己的创作生涯。朱瑚画院占地面积平方米,以砖、木、石为原料,木构架为主。房屋结构严谨,雕镂精湛,透着浓浓的中国味道。正门上方悬挂的牌匾“朱瑚画院”,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朱新龙撰写。△朱瑚亲绘手稿
步入厅堂,即为展陈室,正面悬挂着朱瑚91岁时创作的牡丹图,画中牡丹齐放,花型宽厚又不失端庄秀雅。牡丹是老先生平常最爱的写生实物,也与他创作之路的起步息息相关。人物名片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朱瑚,年出生,富阳灵桥镇人,生前定居上海。曾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徐汇区教育学院高级美术教研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既是美术家,也是美术教育的专家,是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一期)美术教材主编。
他长期从事绘画创作,擅长国画,也热爱水彩画的创作,中西画兼长,山水、虫鸟、花卉、景物各有特色,尤以牡丹闻名。他的山水画气势酣畅,出笔有力度,施墨有韵姿,遂在体貌上生发新意;他的水彩总以其特殊的艺术个性、艺术样式而引起别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qs/17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