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浙江乡村振兴ldquo十大模

绿网导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0月29日,农业农村部、浙江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推进会在德清举行。会上发布了“浙江乡村振兴十大模式”,同时,由省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统计局等单位联合编制的《浙江乡村振兴报告()》正式发布。

浙江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发源地和实践地。作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快、乡村经济发展最活、乡村环境最美、农民生活最优、城乡融合度最高、区域协调发展最好的省份之一,浙江先行试行,并且发布了“浙江乡村振兴十大模式”,分别是:空间集聚模式、绿色崛起模式、产村融合模式、品牌引领模式、数字赋能模式、文化深耕模式、要素激活模式、能人带动模式、片区联动模式、四治融合模式。

以下,是编者收集整理的“浙江乡村振兴十大模式”,希望有所参考、有所借鉴、有所启迪、有所思考……

空间集聚模式

衢州:山水为凭串起诗画乡村风光带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属于金衢盆地西段,其中山地占49%、丘陵占36.4%,余为平原。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河流属钱塘江上游水系,“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川陆所会,四省通衢。衢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名新安,隋称三衢,唐始称衢州,是一座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江南重镇,且古迹众多,地貌多姿,山川秀美。有誉为“南孔圣地”的孔氏南宗家庙;有世称“围棋仙地”、道家福地的烂柯山;有公认“丹霞峰神州第一,一线天全国之最”的江郎山;有地貌奇特、在五亿年前奥陶纪形成的三衢石林;有碧波万顷、风光秀丽的九龙湖;有云雾缭绕、江源风光的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有物种丰富、古木参天的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有以峡谷奇峰、涧泻飞瀑见著的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誉称为“千古之谜、文化瑰宝”的龙游石窟。

全市森林覆盖率71.5%,出境水水质保持Ⅱ类以上,连续5年夺得浙江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AQI)93.4%,市区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市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2平方米,是浙江的重要生态屏障、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年12月获联合国“国际花园城市”称号。衢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个国家休闲区试点,共有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等2个5A级景区和13个4A级景区,江郎山是浙江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钱江源国家公园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龙游姜席堰与都江堰、灵渠等一同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年,衢州启动“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以“一江两港三溪”为脉络,打造“南孔神韵·康养运动活力带”、“钱江源·生态慢城休闲带”、“百里须江·全域旅游风情带”。

绿色崛起模式

浦江: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本

浦江县隶属浙江省金华市。位于浙江中部,金华市北部,东北邻诸暨市,东南接义乌市,西南与兰溪市毗连,西北和建德、桐庐市接壤,距金华城区46千米。龙门山脉分三支自西向东延伸,北支绵亘于县境西北与建德、桐庐两市之间,山峦起伏,多中,低山,其中与桐庐市界上的朝天门,海拔米,是县境最高点。中支横亘于县境中部,俗称北山,是浦江盆地与西北山区的天然界线。南支蜿蜓于县境南部与兰溪、义乌两市之间,俗称南山,转东北延伸至郑家坞北,俗称浦东山脉。中、南和浦东三山之间为浦江盆地。

浦江属钱塘江水系。源于县境西部天灵岩南麓的浦阳江,自西向东流,于白马镇塘里东北出县境入诸暨市,至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入钱塘江。沿途接纳洪公溪、深溪等大小溪流32条。壶源江源于天灵岩西北麓,东流至杭口坪转北流,于檀溪镇大梓北出境,经桐庐县至富阳市场口镇北入富村江,沿途有大小姑源溪、罗家源等水汇入。大陈江流经县境东南部于诸暨市安华镇汇入浦阳江。已建成中、小型水库61座,总库容万立方米。尚有通济桥水库北、中、南渠横穿东西。壶源江西水东调工程,通过杭口坪东引水隧洞,将壶源江水东流至金坑岭水库,使北山脚一带农田得到灌溉和开发。

浦江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年,被中国日用五金技术开发中心命名为"中国挂锁中心";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与"中国水晶玻璃之都"荣誉称号;年5月3,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绗缝家纺名城"称号。

浦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之下,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村融合模式

瑞安曹村镇:万亩农田“种”出美丽经济

曹村镇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地处瑞安中南部,是国道线与56省道线的交汇点南侧,东接瑞安市区,西邻文成、泰顺县,南联阳和福建福鼎县,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北处飞云江泮。距温州机场仅48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三面环山,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捷,因而被称为“浙南县通衢”。全域景观化的曹村模式,曹村定位为“瓯越粮仓、东南儒乡”,构筑泰安进士文化步行街、虎邱书缘、回香人家、花谷锦簇、稻香云水、桃源探艺、西隐晚钟、梅陇溪行、圣井射御的曹村九景。

曹村镇农业物产丰富,主产品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西瓜、杨梅、甘蔗、马蹄笋、毛豆等。近年曹村镇定大力发展现代农场,以休闲采摘农家乐为发展思路。

曹村镇立足生态禀赋,深挖文化基因,使“零星盆景”变成“连片风景”,把曹村人“高颜值”的居住环境变成旅游的“网红打卡点”。

品牌引领模式

丽水:“山系”品牌筑托花园乡村

丽水,古称处州,浙江省辖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省西南部,位于浙闽隆起区组成部分,山脉属武夷山系,主要有仙霞岭、洞宫山、括苍山,呈西南向东北走向,分别延伸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海拔米以上山峰座,米以上山峰座,其中,龙泉市凤阳山黄茅尖海拔米,庆元县百山祖海拔.7米,分别为江浙第一、第二高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间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最低处为青田县温溪镇,海拔7米。

丽水市成立了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重组整合了小而散的农业品牌,逐步构建以山为内核的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品牌融合下的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路线。

数字赋能模式

德清五四村:探索“数字乡村一张图”

德清县,浙江省湖州市辖县,位于浙江北部,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连太湖、西枕天目山麓,处长三角腹地;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呈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度湿润;德清县五四村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莫干山山麓,因年春,毛泽东同志在杭州参加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修订,会议期间赴莫干山考察途经此地,故名五四村。

五四村一直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态之村,早年就成立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和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全村近亩耕地实现了%流转;如今村里完善了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村级平台建设,健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网上交易运行机制,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五四村在浙江率先探索“一图全面感知”乡村数字化治理平台,逐步建成乡村底图,让乡村旅游和集体经济发展不断提档升级,农民不断增收。

文化深耕模式

宁海葛家村:“艺术家驻村”与农民同频共振

宁海县,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南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和四明山山脉交汇之处。东临象山县,南界台州市三门县,西靠台州市天台县、绍兴市新昌县,北接奉化区。县域总面积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8平方千米,地貌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葛家村,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年3月,葛家村被浙江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为年度浙江省善治示范村。8月26日,葛家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通过各种渠道和努力,宁海找到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艺乡建团队。这支团队在全国多地开展乡村设计,实践经验丰富。丛志强副教授和他的团队在短短的12天时间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葛家村环境进行了艺术改造和提升,让葛家村开始蜕变。30多人的高校艺术团队再次进驻,与村民一起,对村庄进行整体艺术设计和改造提升。

艺术和乡土的融合和碰撞,点燃了村民的艺术激情,让宁海这个山村和村民越来越浪漫,对生活越来越有激情。艺术融合,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探索出了一条与农业融合设计乡村的艺术振兴之路。

要素激活模式

绍兴:让闲置农房成为撬动乡土活力的新支点

绍兴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绍兴已有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

年,绍兴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年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16。年12月,被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7名,中国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之一。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绍兴市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绍兴全域启动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条闲置农房激活利用的新路子,让农房使用权“流”起来,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民获得感“强”起来……

能人带动模式

黄岩乌岩头村:“布袋教授”与古村的复兴实践

乌岩头村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地处宁溪镇西北角,村域面积1.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村古迹众多,老村区域保留有规模达间的清代古建筑群,最老的房子有近年的历史,保存相对较好的几座大四合院和村前古老的石拱桥交相辉映,形成了黄岩西部难得一见的古村景致。

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乌岩头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年12月25日,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黄岩乌岩头村在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的指导下,以“民国印象、艺术村落、慢生活区”为主题,开展村内古建筑修缮、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古村修复,村庄真正“活”起来了……

片区联动模式

奉化腾头村:党建携手共绘五村新图景

滕头村嵌在奉化与溪口之间的滕头生态旅游区,紧倚江拔、甬滕头村临公路,地处萧江平原,剡溪江畔。位于奉化城北6公里,离宁波27公里,至机场15公里。距溪口12公里。它以“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碧水、蓝天”绿化工程,形成别具一格的生态旅游区,在国内外颇享盛名。

自年获联合国“地球生态佳”以来,又相继荣获:首批全国文明村、全国环境教育基地、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全国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荣誉40多项。现为5A级旅游景区。

一条外婆溪,已成奉化区全域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5年来,滕头区域党建联合体把周边七个村拧成一股绳,实现区域内各项目事业联动推进,统筹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四治融合模式

岱山东沙镇:“四治融合”让鱼港小巷美起来

东沙镇位于岱山岛西北端,北濒岱衢洋,东邻岱东镇,南与高亭、岱西两镇接壤。最大海湾由西沙角、念母岙、沙河口自西而东环列,至山渚头岬角形成半圈状。镇区坐落于大海湾东角--史称“东沙角”,镇由此得名。境内有东垦山、大寨子山、小寨子山等岛屿。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全镇辖4个新型社区及渔业专业经济合作社。东沙镇历史悠久。古迹古建设很丰富。

百年古镇东沙角,虽然已淡去了昔日的繁华。但浓郁古朴的渔家风土人情依然吸引着外来游客,让人们驻足留恋。今天的东沙,越来越重视古镇文化价值,对古镇进行了妥善的保护,并有序地推进开发,相继建成修复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书雕城、聚泰祥布庄、香干老作坊、陶吧艺术馆、渔都古镇“老字号”一条街等项目。

近年来,东沙镇成立网格理事会,组建村级调解员队伍,凝聚基层治理合力,乡村环境越来越美,邻里关系越来越合谐……

后记:

可以说,浙江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发源地和实践地。年,在总结提炼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浙江省正式发布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同样也是我国首个标准。年8月,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浙江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在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提供浙江实践的同时,也总结经验,紧跟时代发展和农村文旅发展,又在年发布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在生态优良、村庄宜居、经济发展、服务配套、民生保障和治理有效等六个方面设置了余项指标要求,新增垃圾分类、数字乡村、就业服务等内容。

但不管是八大模式,还是十大模式,最主要的,还是在于要全面把握乡村振兴的核心理念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方面、各方位的振兴,涉及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要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最重要的是把乡村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体系化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立足全局,聚焦关键,明确主攻方向,紧紧围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重要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形成整体联动、资源整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格局。

?坚持践行“两山”理念

坚定地贯彻执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抓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不断谱写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浙江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发展目标和基础,科学布局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开发底线和环境承载上限,全力整治村容村貌,把良好的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和切入点。

?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广大农民,战场在广袤农村。只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一要提供政策性、制度性供给,大力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的“上山下乡”。二加强小农户和现代高效农业的有机衔接。只有让小农户充分融入现代农业,让小农户更多地参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利益分配,农民增收才能实现新成效。三要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积极盘活资产资源,加强农民的利益分红。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

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乡村发展存在着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的特征,需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特别是在编制或制订乡村规划时,要避免用城镇化的思路来谋划乡村布局,必须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综合考虑各地发展水平、村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资源条件等内容,分阶段制定符合实际、具有操作性、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规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sh/20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