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国殇,牢记历史,砥砺前行

布奠倾觞,哭望天涯。

天地沉喑,九州恸哭。

有些日子,注定与众不同。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有些历史,我们永不能忘却。

年12月13日到年1月,

日军侵入南京,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

而今,整整八十年了。

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史称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每次的惨绝人寰,是对人性的亵渎,不尊重,是对生命的不敬!

时间的巨轮一直在前行,南京大屠杀成了过去式,埋葬在记忆深处和那一页页黄纸上。过去了,不代表恢复了;过去了,不代表不会受伤;过去了......不代表我们可以遗忘,遗忘,会将我们拖向痛苦的深渊。我们需要警醒!曾经的血肉身躯为保卫家国倒下了,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阳光下,不能以安逸为由,忘却曾经刺在胸口的痛楚。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在和平安宁的年代反思苦难

警示如此深刻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又称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纪念馆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展陈面积近平方米,馆藏文物史料20万余件。

同是孩子,

只因生在不同时代,

命运迥异。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个纪念馆

浙江富阳受降纪念馆

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富阳长新乡宋殿村(今富阳市受降镇中秋村)被指定作为侵驻浙江地区日军投降的唯一地点。同年9月4日,中方受降代表、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进指挥所主任韩德勤中将等在这里接受了日方代表,侵浙日军师团参谋长通泽一治大佐等的投降。日方在仪式上呈缴了证明书、驻地表、官兵花名册和武器清册等。因是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已永远载入了浙江抗日战争历史史册。年9月,富阳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旧址,并对外公展。

不知孩子们为千人坑献花时

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悸动

无论是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还是富阳受降纪念馆,纪念之处一直都在,只是我们是否还能时刻铭记?铭记同胞的痛、苦、难?唯以历史为训,才能避免痛苦的再次降临,才能兴我国邦!

对于日本历史教科书来说,“南京大屠杀”无疑是最具争议的内容;新华社记者曾仔细翻阅和对比日本初中和高中普遍采用的7种历史教科书,发现其中虽然都涉及南京大屠杀,但表述暧昧搪塞,认识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教科书承认南京发生日军屠杀的事实,但在屠杀性质、受害人数、日本士兵暴行等关键问题上,往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仍在研究,没有确定”等借口,或者淡化与模糊处理,或者干脆避而不谈。

当日本政府企图通过篡改历史教科书来抹杀对我们30多万南京同胞的恶行,我们愤慨!然而我们自己,面对形形色色的生活,我们是否已经迷失了自己?忘却了那些本应铭记的痛楚!我们是否又对自己愤慨?!

80年前的那个寒冬

30万同胞殒命于侵华日军的屠刀之下

民族之殇,须以国之名祭奠

她,张纯如华裔美国人

她撰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被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认为是,人类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

在这本书出版之前,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浩劫知之甚少。他们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知道被纳粹屠杀的百万犹太人、波兰人、苏联人、吉普赛人、德国人。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二战期间,日军在南京犯下了怎样的暴行。

张纯如在写《南京大屠杀》时,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很难想象,她做了多少努力,才有力量支撑自己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每天与南京大屠杀那段残忍血腥的历史为伴。

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近平在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公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留言

设立国家公祭日,表明国家对这段历史的重视,既是对死难者的尊重,也是对世人的警示。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与否定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做斗争,为维护历史公正而努力。尽管我现在年龄大了,但只要身体允许,我依然会坚持下去!

——夏淑琴85岁

这是国家强大的表现,举行国家公祭,就是要告诉所有的人,那段地狱般的历史是不容忘却的。4个亲人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这种心灵上的创伤伴随了我一生。每当这个日子,我都会想念亲人,痛恨日本兵。这样苦难的历史一定不能重演。

——杨翠英90岁

我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我那苦命的爸爸,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侵华日军)根本不是人,往父亲身上戳了好多刀。如今国家将设立国家公祭日,这样的决定太好了,这对我们这些经历了那场灾难的幸存者来说,是个重大的安慰,我们非常拥护。

——王津83岁

对于这段历史,习近平主席这10句必须铭记

1、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2.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

3.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

4.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5.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6.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

7.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8.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9.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10.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事件距今已80年

让我们一起回顾那场深重的民族灾难

铭记那段悲痛的历史

响彻云霄的鸣笛

你可否听到

前人的愤怒与哀号

今天,我们以国之名,祭奠。

祭奠,是为了牢记。

牢记,是为了更好前行。

泪水纷飞,

不是软弱,

而是告慰。

虽哀思无法抗敌,然孱弱必将遭欺

这是历史亘古不变的道理。

头颅低下,

脊梁挺起,

国人当自强!

为了,

噩梦永不再续!

为了,

世界和平

求本远志

图片:新华网、人民日报、

浙江受降纪念馆、富阳日报

文字:新华网、人民日报、宋晓洺

排版:宋晓洺、卢利海

审核:赵颖

终审:陈怡诺









































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哪里的白癜风专科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sh/79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