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富阳东梓关活化小微水
通讯员朱婷王梦姣记者骆炳浩秋高气爽,来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品尝江鲜的、来欣赏千年古村落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在杭派民居旁的“西边塘”附近,人气很旺。倒影中的民居,一派江南水乡,格外秀气,一旁的睡莲正静静开放。“富春江畔第一村”名气越来越大,村内小微水体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众多游客的观感和舒适度。“长塘夜月”曾是东梓关八景之一,但因长塘位于村庄中央,长久以来,受生活污水、天然雨水等影响,而且缺少水循环不流动,富营养化严重,致使长塘内生物很少,水质一般,近乎“死水”,其他几口池塘情况也类似。△整治前△整治后年开始,东梓关村开始了第一轮小微水体整治,主要是清淤和漂浮物打捞。年,东梓关村修建了雨污分流管网,农户的生活污水经过管道流入新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不再直接排入池塘中,解决了雨污合流、污水流入等问题。年,场口镇投入余万元,运用微纳米曝气——固化生物缓释技术,对这6个小微水体再次进行集中整治。通过微纳米气泡快速发生装置,产生氧气,从而将气体快速、高效地溶入水中,为水中生物“再造”一个新的生长环境,就像在鱼缸里加入增氧设备。同时,利用水生物的生长,减少水中的氮、磷含量,消除富营养化,以“鱼草养水”技术,建立水、草、鱼动态平衡,促进人工调控与自然调控的结合,建立生物多样性平衡,维持水生态系统安全。为有源头活水来。为解决村内小微水体的活水来源问题,东梓关村增加水泵,每周两三次,引入富春江清澈江水,灌入池塘中,大大地促进了水体循环。同时,在池塘底部培植土壤,种上水草、睡莲等水生植物,保持生态平衡性。为解决村民的实际需求,该村还在各个池塘边留有洗漱池,不影响他们必要的生活需求。而且,洗漱池与池塘水体是相隔离的,会定期更换。经过不懈努力,东梓关村才有如今的水清见底、鱼翔其中的成效。编辑骆炳浩
上一篇文章: 霜冻预警11月17日杭州市富阳区气象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ly/22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