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口地区部分村庄名字的由来,和富阳区域的

场口地区部分村庄的名字由来

一、常安镇甑山坞因坐落在甑山脚故名甑山坞。滚龙坞相传在明代原称虎龙坞,后更名古龙坞,又因该村四周山势蜿蜒似滚龙,又更名为滚龙坞。范家坞据清乾隆五年九月重修《富春程氏宗谱》载,程氏祖先于公元—年(明嘉靖年间)从徽州迁此定居时,该村已称范家坞,此名沿用已历余年。刘家弄据民国八年重修《富春鲍氏宗谱》载,明代鲍氏迁居此地时,已称刘家弄,此名沿用至今,已有余年历史。沈家畈原名沈畈,宋初祖先汪庭秀由甬东迁来,繁衍成村后,改名沈家畈。横溪古时,因壶源溪从村前横流而过,故名。东山下因坐落在东山北麓得名。横槎据《富春小剡李氏宗谱》载,南宋理宗朝,左丞相李宗勉生两子,名逢龙、顺龙。逢龙迁此定居,亦生两子,名横、名槎。村乃以兄弟俩之名为名。

横坑相传黄巢率义军曾驻此,村落所在又系一个坑坞,“黄”、“横”音近,故称横坑。树石因位于壶源溪边的一个山坞口。该处树木茂密,且有一块大石,故名“树石”。二、湖源乡窈口因坐落在杨家溪与壶源溪的交汇点,四周层峦叠山,溪水萦回,景色清幽,得名。

百庄相传古时村后山坡上,柏树茂密,曾名柏庄,后为书写方便,改名为百庄。塔坞因坐落在一山坞,坞中有一巨石,矗立如塔,故称塔坞。厅基据清光绪32年《富阳县志》记载称十八厅基。相传北宋时,这里出过十八个尚书,建有18个官厅,并有18口井。后因势力衰微,井亦湮废,只存18个厅基。简称厅基。石塔头因村头有一块形似塔的大石,得名。南坑位于南坑和北坑两溪的汇合处,坐北朝南,故称南坑。三、环山乡上中埠因位于杭州至桐庐航线的中点,得名中埠。后以人口增多,又分为上中埠和下中埠。本村称为上中埠。枫树湾位于阳山岗北面,因山间多枫树得名。芳泉因此处有石牌坊,村在坊之前曾名坊前,又因村前有一常年不涸的泉井,谐音改名芳泉。诸佳坞相传宋朝某年久旱不雨,禾苗枯焦,知事胡某,迁来勘察灾情,见此处诸多田禾尚一片青绿,大为赞叹。解职后居于此,定村名为诸佳坞。

四、新桐乡小桐洲桐洲有两个沙洲,皆位于桐江下游,系按其大小分别称为大桐洲、小桐洲。小桐洲在北,因水陆变迁,现已和陆地相接。本村因坐落在小桐洲得名。

新店相传许家坪原有一寺院,香火鼎盛,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往来船只皆停泊在小家坞口富春江畔。寺僧曾在此设店,招徕香客,原称“僧店”。后该寺香火渐衰,僧徒星散,乃谐音改名“新店”。包家淇元末包氏祖先包九珊见此景色佳丽,山势峥嵘,清泉曲折,遂定居并命名为淇川。后包氏子孙繁衍,又称为包家淇至今。下际原名下嘴。因地处小桐洲的下嘴头而得名。解放后因“嘴”字壁画太繁,乃谐音改为下际。庙坞口村西象山有座白马庙,村东狮子山有座土地庙,该村坐落在两山之间的坞口,因名庙坞口。五、龙门镇沈坞公元—年(宋天圣年间)有沈姓夫妇从柏树下沈家坎迁此照管山林,后曾繁衍至20余户,“沈坞”之名,由此而来。宋高宗南渡时,沈姓已衰绝,有盛宋安者从河南归德府虞城县迁来,先居龙门凤坞,后迁沈坞,仍沿用沈坞为村名。六村畈公元年前(清道光30年)此处曾有林家畈、钟家畈、陆家柱、屋基上、中央门、下底家六个小村,彼此相距甚近。咸丰、同治间清兵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时,除中央门、下底家两村外,余均夷为废墟。幸存居民迁至中央门、下底家四周田畈中集中定居,故名六村畈。

瑶坞早时,因坞中有石灰岩,附近村民相继来此建窑烧石灰,并于附近搭屋居住,久之渐成村落,得名窑坞。后又雅化为“瑶坞”。

六、场口镇塘华早时附近多水塘,较大的有上塘和下塘,而该村位于下塘的下首,故名塘下,后雅化为塘华。瓜桥埠系三国吴大帝故里。相传其祖父孙钟曾在此以种瓜为业。村里有桥名瓜桥,村南紧临瓜江,有渡船埠,故名瓜桥埠。

乌畴因村后有石桥,村居市桥之首,乌沙滩岗西边,因称乌桥下,后因村前有一大田畈,又改名为乌畴。下图山据清光绪32年《富阳县志》载,东汉申屠蟠晦党锢之名,结庐遁隐于此山,因名屠山,后人雅化为图山。村以山得名。又以地势南高北低,分村为二,本村为下图山。

上图山世传东汉申屠蟠结庐隐居于此,以姓名山,得名屠山。后人雅化为图山。村以山得名。以地势南高北低,分村为二,本村为上图山。

宋家溪相传南宋后期,此地为“宋阁老”故里。一溪流经村前,故称宋家溪。洪家塘清初,洪氏祖先从徽州洪家湾迁此定居,村前有一大水塘,故名洪家塘。场口据清康熙22年《富阳县志》载:“县埠有四:汤家埠、场口埠、灵桥埠、渔山埠”;“场口埠在江南永宁村,县南四十里”。场口是壶源溪出口处,历来是山货聚散的商业场所,故名。抗日战争时期帆墙林立,万商云集,商业畸形发展。有“小上海”之称。现是周围数十里村落的商业集中地,水陆交通直达县城。化竹公元年(宋绍兴4年)有孙氏从桐庐板桥迁此居住。村名双溪,又名茂竹里,后改名化竹。真佳溪相传早时有金、纪两姓定居于此,曾得名金家纪;后因该村坐落在壶源溪的沙洲上,四面环溪,乃谐音雅化为真佳溪。唐棣村公元—年(元至正年间)有朱万三、朱万四弟兄两人从浦阳迁居于此,后繁衍成村,乃名唐棣朱家,简称唐棣村。

在富阳区域图中已经消失的乡镇名字,及其历史沿革变迁。

富阳镇历史古镇,秦代即辟为城池。清末称在坊区,民国置迎熏镇。新中国成立后沿称迎熏镇。年8月15日撤销富阳镇。

三山镇清代为江北、西北区二庄一部分安民五庄、祥凤八庄、祥凤九庄和瑞峰十二庄(小部分)。民国时期为长鹿乡。年8月撤镇建街道,析部分设新桐乡。春江乡清代为正南区太平一庄(大部)、太平二庄、能仁三庄,东南区望仙一庄、望仙二庄(一部)、望仙三庄。民国时期为太平乡和利济乡的一部分。三桥乡清代为灵泉三庄和灵源十庄。至民国,先为灵湖乡,后为灵川乡。新民乡清代为春茗三庄和春茗四庄、新政八庄2个庄的各一部分。民国时期,属春茗乡。东洲乡清代为江南望仙二庄、江阴四庄、江阴五庄和江北春茗四庄、新政八庄的各一部分。民国时期,为东洲第一乡、东洲第二乡以及春茗乡的一小部分。江丰乡清代为江阴五庄的一部分。民国时期,为东洲第3乡。大青乡清代为西北区惠民六庄和惠民七庄的各一部分。民国时为青云乡。新联乡清代为江北东北区安辰一庄、新顺五庄、长福六庄和白昇七庄各一部分。民国时期,其主要部分初属仙昇乡,后属受降乡,另一部分则属福安乡。年5月并入高桥镇。坑西乡清代为江北东北区四仙十一庄,民国时先属仙昇乡,后属受降乡的一部分。年5月并入高桥镇。上里乡清代为江北瑞峰十一庄。至抗日战争时期,为化民乡。金桥乡清代系由在坊区的东门一庄、南门二庄、西门三庄、恩波四庄,正南区的太平一庄、能仁三庄,西北区的安辰一庄、安辰二庄等11个庄的各一部分所组成。民国时,分别属于迎熏镇、青云乡、灵湖乡(后改灵川乡)、福安乡、太平乡、长鹿乡(后隶乐民乡)、春茗乡。年并入富阳镇,现属富春街道。新义乡民国年间为开化乡、亲仁乡。年8月15日撤销新义乡,并入高桥镇。东图乡民国年间为东梓乡和图山乡。年12月并入场口镇。

王洲乡清代为西南区洋涨三庄、洋涨四庄和感化九庄。民国时为王洲乡及东梓乡的一部分。年5月并入场口镇。窈口乡民国年间属栖鹤乡。年8月15日撤销窈口乡并入湖源乡。栖鹤乡清代辖区为栖鹤十三庄的一部分。年5月并入常安镇。

新建乡清代为正南区大源八庄。入民国称显隆乡,后与大七乡合并称大隆乡。年5月并入大源镇。新关乡清代为正南区大源六庄和大源七庄,民国时为新关乡和大隆乡。年5月并入大源镇。礼源乡清代为东南区瑞禾十二庄等。民国时为大源区醴泉乡。年5月并入灵桥镇。南津乡民国初属城区祥禽乡,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为六川乡、塔山乡的各一部分。年5月并入新登镇。灵山乡民国初属城区折桂乡。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为塔山乡。年5月并入新登镇。松溪乡民国初属昌东乡,后为双清乡。年5月并入新登镇。湘主乡民国初属安中区七贤乡与东洲乡。年5月并入新登镇。湘溪乡民国初属安中区东洲乡。年至解放前为湘溪乡。年5月并入新登镇。

高坪乡民国初属安中区新登乡,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为崤忠乡的一部分。年5月并入胥口镇。新浦乡民国初为昌西乡和祥禽乡的各一部分,后属钦贤乡与大川乡。年5月并入渌渚镇。城阳乡民国初属城区昌定乡,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为双清乡和钦贤乡。年并入新登镇。南新乡唐时为村,复为场。至北宋太平兴国六年,由场改县。北宋熙宁五年,废县置镇。民国初为南新乡。年5月并入万市镇。南安乡民国初属新登县岭西区南安乡,至民国后期,称龙门乡。年5月并入万市镇。三溪乡民国初为广陵乡。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为石羊乡。年5月并入洞桥镇。贤德乡清代辖区一部分属分水县,一部分属新登县。民国时期,为分水县招贤乡。年5月并入洞桥镇。

附注:

场口地区,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境南部,南邻绍兴诸暨市,杭州市桐庐县。场口在以前曾是富阳境内的四大船埠码头之一,早有集镇,商贸往来的云集之地。又是壶源溪的出口,故名。辖8个乡2个镇。总面积.5平方公里。境内北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南部山岭连绵,竹木葱茏,龙门山主峰杏梅尖,海拔.6米,为杭州市富阳区最高峰。

  在富阳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场口老街的名头真可谓如雷贯耳,因为这里曾经号称“小上海”;如今,尽管岁月的尘嚣早已掩盖了它昔日的繁华,但沧海桑田过后的静谧依然有着迷人的魅力。为此,我不由一次又一次地亲近它,抚摸它……

  场口因为水路交通的便利,曾一度繁华非常,从留存下来的几条已经破败的街道中还可以寻觅到,当时商业贸易繁华的依稀景象。

  场口老街有前街、后街、横街等组合。前街与后街几乎是平行的,分上街与下街。现在的老店面隔三差五地夹存于现代建筑当中,有民国时期的绸缎庄、布庄、药店、南货店等等。只要稍一留神,就能看到在店侧的粉墙上还依稀可见一些民国时期广告语,如“茶”、“纬章绸布”、“中华邮政分局”、“祥兴”等内容。

  这些老街区在现在新集市街的东南边。由于新市的兴旺,老街区已经不热闹了。渐渐,老街店面大都成为百姓的居所。

  寻觅当时商业贸易繁华的依稀景象

  古风犹存的店面在整个老街区所存不少

  在老街区,前街的中间一段还保存较好。这段残街东西走向,东可通往乌龟山、真佳溪一带,西通石断桥。原老街东西两头可延伸至二里许,现存残街由16间大小不一的老店面隔着若干改建新居组成。残街长80余米,宽3.50米,街面原为卵石子路,现改铺为水泥路。店屋大多为民国时间及解放初所造,清末的建筑不多。店屋与店屋之间有马头墙相隔。南面店基略高于北面,都为二层建筑,一层为店面,拆卸式排门,面阔三间、二间、一间不等,街檐有青石阶,二楼为居室,结构简朴。

  其中前街20号店面(老门牌),店面较考究,民国时期所建。一楼为三开间店面,排门上长长的花枋浮雕有花鸟、寿桃、走兽图案,夹缝板浮雕凤凰牡丹图案,穿拼档上有“寿”字图案;二楼为围栏式走廊,回形纹小花饰围栏,下有拼档,作“万”字浮雕图案,檐下有回龙纹挂落;二楼槅扇门为典型民国时期的玻璃花格窗饰。

  像这样雕工考究的店面在整个老街区所存不少,古风犹存。

  “石断桥”作水闸

  水闸位于场口村下街西侧,由民国时期的“石断桥”改建而成。桥闸东西走向,主体为桥形,东头上桥约20余级台阶(现已改为水泥阶)。闸桥为二孔单墩石梁式,桥面用青石铺砌,桥栏设方形望柱6根。桥墩南北两侧设分水尖,桥墩及渠壁用块石叠砌,桥两边附加柱式青石闸槽构件6处,坚实稳固。

  该建筑原为民国时期青石桥,解放初改为亦桥亦闸的建筑体。桥高渠深,桥底流水处设二道深浅不一的水渠。闸桥的原石槽配以木门,作排涝泻洪用,现水闸的南侧新建一闸启用,旧闸桥仅作交通用。

  龙潭庙让人遐想无限

  场口有龙潭庙,建在壶源溪场口内江口。内江原有龙潭埠,为场口要埠,从北面来的过客必渡该埠。此地也是场口的商业贸易活水口,有徐兰寄埠、舒万丰埠、余德源埠等……

  龙潭庙前视野宽阔,舒望青山,壶源溪从山中一路走来似乎要冲入庙宇了,但溪水在庙前回旋一潭后却从北侧顺流而下,再从青江口泻入富春江。

  龙潭庙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为清中期建筑,庙正厅后面有穿廊,后进无存,格局已不全。最考究的是门口檐廊,廊基青石厚实坚固,方形檐柱坚实,柱础有雕饰,牛腿、檐廊月梁,雕工精美。

  龙潭庙廊两侧墙上各嵌有清乾隆四十三、四十五年的石碑二通,凝望片刻,让人遐想无限。

  如果你造访场口老街,在感慨之余,一定会觉得静谧也是一种美……

场口老街繁华过后静谧深深乐叔/文

一、场口镇,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南部,距市区20千米,全镇总面积58.36平方千米,东南紧连环山乡、常安镇,西南接壤桐庐县江南镇,西北濒临富春江。镇政府驻地场口村。境内大多为丘陵地带,沿江有部分冲积平原,土壤以粘土和沙石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湖源溪、乌畴溪、宋家溪自南而北注入富春江,瓜江环围王洲,由青江口注入富春江,水资源充足,无霜期天。全镇有山林面积公顷,耕地公顷。距杭州55公里,距杭州富阳主城区中心18公里。国道(南线)和杭新景高速(杭千高速)贯通全境,属平原产粮区。场口是杭州市确定的20个中心镇之一,全省第二批省级中心镇。 清代为西南区仪凤一、二庄及洋涨三庄,民国时期为场口镇马山乡、王洲乡。建国后,沿称马山乡、王洲乡。年,为场口乡、王洲乡。年,建立场口公社与王洲公社。年11月,王洲公社并入场口公社。年,又分设场口公社与王洲公社。年3月,复称场口镇、王洲乡。年4月,王洲乡并入场口镇。年2月,又与东图乡合并组建新场口镇,并与富春江经济开发区合署办公。年富阳市撤市设区后,作为富阳区二大组团之一的场口镇,经济社会发展又进入了新一轮跨越发展阶段。历年来,场口镇获得“国家级生态镇”、“浙江省教育强乡镇”、“浙江省体育强乡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年杭州市中心镇推进工作一等奖”、“年中心镇考核工作优秀单位”等各种荣誉。

#王洲乡#,地处杭州富阳区中南部,西濒临富春江。总面积11.5公里。距主城区18公里。驻地大路村。境内大部为冲积沙洲,地势平坦,属平原区。是三国吴大帝孙权故里,故称孙州,因是帝王之乡,称其名。年4月并入场口镇。

#东图乡#地处杭州市富阳区南部,西北濒临富春江,西南邻桐庐县。总面积24平方公里。驻地东梓关村。距杭州市富阳区主城区22.5公里。境内南部多山,北部平原,地属丘陵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生前多次到过东图的东梓关,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题材《东梓关》而名声大噪。

二、新桐乡,在新桐乡是浙江省富阳市辖乡。位于杭州市富阳区西南部,居富春江北岸,与国道相连,距杭州50公里,距市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境地域总面积47平方公里。年,行政村14个,村民小组83个。富阳市区的西南方,富春江的北岸,离市区约20公里左右,在富阳西站有公交车可以到达新桐乡,新桐乡是浙江省富阳市辖乡。全境地域总面积47平方公里。境内水陆交通便利,与国道相连,杭新景高速相近。新桐山水相融,幽静秀雅,风景迤逦,古老而悠远的富春江横贯境内,江心“浮玉”桐洲岛,环境清幽,景色秀美,空气洁净,是大自然赐予的一方净土。随着杭黄铁路,规划中的杭州二绕工程的顺利动工,更是给新桐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三、常安镇,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南部,东邻龙门镇,南界湖源乡,西接东图乡,西南与桐庐县接壤,北靠场口镇。镇人民政府驻地大田,距富阳市中心25公里,地属半山区,湖源溪流贯全镇,是一个交通便利、经济发展的江南重镇,永安山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滑翔伞训练基地”。常安镇位于富阳市西南山区,东北面与场口镇接壤,南面与湖源乡毗邻,西面为原东图乡,全境地域总面积63.31平方公里。清代辖区为常安六庄,善政七庄、八庄,栖鹤十三庄。年,为景山乡、栖鹤乡。解放后民主建政时,沿称常安乡、善政乡、栖鹤乡。年3月,常安、善政两乡合并为常安乡,栖鹤乡不变。年,常安乡改为常安公社,栖鹤乡并入湖源公社。年,复设栖鹤公社。年3月,复称常安乡、栖鹤乡。年12月,常安乡改置常安镇。年5月,栖鹤乡并入常安镇。

#栖鹤乡#地处杭州市富阳区南部,西南邻桐庐县。总面积28平方公里,驻地横槎村。距离杭州富阳主城区23公里。境内多山,地势中间底,两头高,属低山丘陵区。

四、龙门古镇,总面积27.17平方公里。是个距富阳城区16公里,杭州50公里左右的小镇,也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后裔的迁徙聚集地。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村后有龙门山,海拔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龙门90%以上的村民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家族的后裔,千百年来,经各房一代又一代的建筑,从一个大家庭的聚居地,形成现在的古镇。 龙门古镇是富阳市最大的自然村,居民多户,多人口,其中90%以上是吴大帝孙权的后裔,沿袭到现在已是第65代了。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到现在仍较完好地保存着明清两代建筑群与古街风貌。镇外的龙门山及主峰杏梅尖雄伟峻拔。龙门瀑布犹虚悬白练,飞珠溅玉,声如雷鸣,可与雁荡山大龙湫比美。

五、环山乡,位于富阳区中南部,西北濒临富春江。总面积38平方公里。乡驻地环山村。距离杭州市富阳城区13公里。境内东部,西侧皆山,地势高,中有一弓形地带为耕地,地势低。环山乡也是富阳区为数不多的革命老区。

六、湖源乡,地处杭州市富阳区南部,东南接诸暨市,西邻桐庐县,北接常安镇和常绿镇,乡政府驻地小章村,北距市区33公里。湖源本为壶源,以溪为名,年始称湖源,一以同音,二寓“五湖四海同一源”之意。全境地域面积.75平方公里,距离杭州市富阳城区26公里。境内多山,地属以林业为主的低山丘陵区。据传南唐后主李煜葬身于月燕山。 清代为西南区栖鹤十三、十四庄各一部。民国时期为栖鹤乡。年民主建政时,为下干乡和新华乡。年,下干、新华、栖鹤、石马4乡共组湖源乡。年,建立湖源公社。年,湖源公社一分为三,辖区仍为湖源公社。年,复称湖源乡。湖源本为壶源,以溪得名,今称湖源,盖自年并乡始,一以同音,二寓“五湖四海同一源”之义。年8月起,窈口乡并入。

#窈口乡#地处杭州市富阳区最南端,东南紧接诸暨市。总面积41平方公里。驻地窈口村。距离杭州市富阳城区29.8公里。富阳革命老区之一。年并入湖源乡。

杭州市富阳区常安镇杏梅坞(后亩山)村

乌龟坪栖鹤乡

原:92年前为,浙江省富阳县栖鹤乡,92年后:栖鹤乡与常安镇合并为浙江省富阳县常安镇。94年5月,富阳撤县设市,成为了浙江省富阳市。年12月8日,经富阳市委研究决定,有关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启动,由原先的个行政村调整为个,其中后亩山村和马家坞村进行合并,统称为富阳市常安镇杏梅坞村。年浙江省富阳市正式“撤市设区”,更名为杭州市富阳区。成为杭州市的“第九区”。

乌龟坪别名大红坪。隶属杭州市富阳区常安镇杏梅坞村管辖。位于后亩山村西南方向,场口李氏在解放前为了躲避战火,被迫隐藏山间,筑起梯田,盖起茅庐,过上了隐居生活。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白癜风治好会复发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ny/7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