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愿一生学做老师——杭州市富
有一首歌最动听,那就是师德;
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教师;
有一道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教书育人。
在杭州市富阳区教育系统年暑期师德培训期间,特别推选出了十位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教师的先进典型事迹,来开启第17轮师德培训活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十位平凡的人民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出的不平凡的教育故事。
愿一生学做老师
周玉明,男,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年7月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同年进入富阳中学任教。先后担任校团委书记、年级组长、教务处副主任、政教处主任、理科党支部书记、校党总支委员等职。年9月调入富阳二中工作,任学校副校长、校党总支委员。如果有人问人生中最大愿望是什么,从教23年的周玉明老师会不假思索地说:“愿一生学做老师,悲欢着学生的悲欢,幸福着学生的幸福。”
一、教书育人,甘做一位默默坚守的耕耘者
本着“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周老师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
教学上,他孜孜以求,致力于探索课堂教学艺术。他常说:“当你改变了课堂,你也就改变了世界。”其“巧设情境、倾注情感、注重落实、强化生成”高效课堂模式和“情绪饱满、深入浅出、逻辑清晰”的教风也获得了同行的认可。辛勤的探索换来丰硕的成果:他先后获得富阳市、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和全国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富阳市、杭州市、浙江省“教坛新秀”。
教育上,他以爱育爱,努力探索教育管理中“爱”的艺术。他说,教师技能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学生。在担任班主任的12年中,他坚持以爱育爱,倡导制度管理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育人方法。
二、立足前沿,争做一位教学改革的探索者
“教学是一份富有创作性的工作”。躬耕教学第一线的周老师始终立足学科前沿,做教学改革的探索者。
年,新课程标准提出选修课程建设,他就结合学科特点,开设了《环境与化学》选修课,并参与《选修课教学中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
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他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策略,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解析、设计与实施策略》课题,对“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作了积极的探索,并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了《高中化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情境教学有效设问策略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板书设计的优化策略》、《高中主题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等系列科研论文。
年,随着《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他又主持了《富阳二中“生态樟”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课题研究。
他说:每一次的教学改革一定蕴含着教育理念的升华或观点的碰撞,这给我们教学一线老师们都会带来对教学再认知,老师们也要学会争抢这一“头口水”。当然教学科研一定要源于教育改革与教育行为,其最终目的一定要服务于教育教学。
三、躬行践履,愿做一位学校发展的服务者
“管理者就是学校发展的服务者”。自年始,周老师开始走向学校管理岗位,先后担任了富阳中学团委书记、年级组长、教务处副主任、政教处主任等职务。在每个岗位上,他都能从学校发展全局出发,和团队一起,建设性地提出并践行一些工作方略。如在政教处时探索并践行“德育载体序列化,以班主任为核心、班主任例会为平台、班团课为阵地、班主任考核为抓手”的德育常规管理模式。
年9月,调至富阳二中,担任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他很快地适应新的角色,协助校长,积极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如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推进备课建设;以课堂调研为抓手,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以作业系统为平台,推进作业校本化;以个性目标考核为核心,强化目标意识与质量意识等。
在争创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过程中,为落实学校办学理念、课程理念的转变,在校长室的统一布署下,周老师带领他的团队,制定实施了《富阳二中课程建设方案》、《富阳二中课程规划方案》,全面主持了《富阳二中“生态樟”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课题研究,积极探索适合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应对新高考,他又在学校统一规划下,组织编制了三个年级的生涯规划教程和《富阳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他的躬行践履,为学校成功创建成为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为学校适应深化课改、考改下的教学新常态作出了积极贡献。
“愿一生学做老师”,周玉明老师秉承着一种“工匠精神”,贴着地面坚实前行;“朝六晚十”,践行一个老师的使命,使自己无愧于这一职业。结束语:“愿一生学做老师”,周玉明老师秉承着一种“工匠精神”,贴着地面坚实前行;“朝六晚十”,践行一个老师的使命,使自己无愧于这一职业。正是因为有了像周玉明老师这样的一大批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优秀教师,才撑起了富阳教育的一片天,也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周玉明一样默默无私奉献的教师们,富阳教育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必将越走越好,越走越宽阔。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qs/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