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饿货们看过来富阳旅游六大必吃
G20峰会在即,作为东道主,咱大富阳拿什么样的美食接待远方的客人呢?小编近日就专门搜罗了富阳各地六大必吃美食,大伙赶紧准备好纸巾收起口水哦,哇,真是看着都饿了呢……黄氏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是一种极具文化底蕴的特色小吃。而在富阳最有名的臭豆腐非永昌黄氏臭豆腐莫属。早在清朝末年,黄崇喜携家人从江西迁至富阳永昌,从那时起就以制豆腐为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永昌臭豆腐始终坚持手工制作,质地松软,口味独特,无论蒸、炸、炒、煮都别有一番风味,而明星产品油炸臭豆腐春卷则完美地把春卷皮的脆和臭豆腐的嫩结合在了一起。是不是看着就流口水了呢~沃豆腐虽然缺少一个传奇的起源,但沃豆腐实打实是深受富阳人民喜爱的一道家常菜。沃豆腐的神奇之处在于,可选用的食材极其丰富,任选几类切丁翻炒,和豆腐一起勾芡搅拌,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美味。食材在煸炒中出香,用豆腐中和,并在勾芡里融为一体。在沃豆腐界深有造诣的常绿人还创造性地加入了油渣,并以此征服了大街小巷各大食肆。当然,最美味的沃豆腐从来不在店里,而是在妈妈的饭桌上。面筋面筋又称“孙权家面筋”,在富阳龙门,面筋招待客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在北宋年间,龙门孙氏族人为了纪念先祖孙钟而献送祭品,有一户家庭的主妇用做馒头的面粉加水拌好后,沥去上浮的细粉,留下部分再裹上鲜肉,并在肉里缀以韭菜,再油炸片刻,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上等佳肴就这样面世了。如今,只要逢年过节,龙门人都要做一些面筋,分送给亲朋好友,即使在最困难的日子,这个习俗也从不中断。现在,这一美味又成了旅游者最爱的特产,去龙门的人,几乎都要品尝这独特的美味。掏牛锅掏牛锅是龙门特有的饮食文化。相传,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小时候很喜欢吃牛肉。公元年,孙权称帝,迁都建业(现南京)。吴王举办家宴时对大臣们说:“我很喜欢吃家乡牛肉,已多年未吃了。”遂传旨富春县令采办家乡牛肉。县令接旨后,将此事交给了富春孙氏,富春孙氏高兴地三日内完成了牛肉采办,由县令当即快马送到南京。富春孙氏把留下的牛骨与脏器一一放在大铁锅内,加入料酒、盐、香料等辅料煮熟,叫来亲朋好友大家一起掏着吃,称为掏牛肉,龙门孙权后裔又称此为吃粡骨。牛肉香气扑鼻、味道十分鲜美,掏牛锅由此而来,流传至今。麻糍富阳各地到了冬至都有打麻糍的习俗。往昔,庆元菇民每年冬季去异乡砍树制菇,路上往往要步行半个月或几十天,受尽了挨饿受冻的苦楚。为免途中炊灶之难,菇民在出门前选用上等糯米洗净浸透,然后放入舂臼用舂槌捣成稠寥粘性的团状,俗称"麻糍"。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便于菇民路途食用。庆元农家秋收后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麻糍,称之为"洗桶"(过去脱粒用的谷桶)。意思是说,秋收时节庄稼人遍身粘着谷壳芒屑,使人皮肤发痒,甚至难免将谷壳芒屑吸入肚里以至发病,通过吃麻糍,就能将这些谷壳芒屑粘走排净。刚出臼的麻糍可用豆粉、芝麻蘸着吃,其味香甜、柔韧,深受人们喜爱。冻米糖冻米糖,以纯糯米、净茶油、砂白糖为主要原料,以透明饴糖、芳香桂花、红细柚丝为辅助原料,它的特点是选料严格,具有香、甜、脆、酥的特色。相传盛唐时期,丰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当地乡民秋闲后,将糯米蒸成米饭晾干后,炒制成爆米花,然后用米糖拌粘,切成小块待客解茶,时称:“糖块”。后逐渐形成过年“切糖”习俗,经久不衰,代代相传。据称年,乾隆下江南品尝后,顿时“龙颜大悦”称赞“脆酥香甜”,并赐名:“江南小切”而享誉大江南北。富阳原来城西街、商业城都有现做现卖的小店,香甜脆口,只是小编已经很久没有去吃,不知道还在不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去寻觅一番。
上一篇文章: 区政协领导赴富阳规划分局调研《打造“春江 下一篇文章: 旅游在富阳,做这些事可以测你的寂寞指
(供稿:朱瑶瑶陈梦瑶张梦曦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癜风怎么治疗白癜风怎么能治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qs/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