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江发展正当时295公里横跨富阳
有山有水更有绿色的“路”
壶源溪绿道
已于6月中旬基本贯通
横跨场口、常安、湖源三个乡镇
全长29.5公里
将整个壶源溪上中下游串联
↓↓↓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这条绿道已经
成为朋友圈的新晋“网红”
让小编带你
开启“慢步壶源溪绿道”之旅
↓↓↓
第一站:瓜桥江绿道
总长度5.6公里
瓜桥江绿道位于瓜桥江畔,沿着瓜桥江的流向从场口镇红星村一直延伸至上沙村,最终与东梓关绿道相会,形成环道,将王洲岛裹挟。沥青路面沿江而上,两侧或绿油油的农田,或参天大树。
△瓜桥江绿道与东梓关绿道交会处
“瓜桥江绿道是在原有防洪堤上改建的,连接沿线各个村庄的重要节点,不占农田耕地,不破坏原有自然条件,也不损害原有地表植被和自然景观。”区拥江办建设科科长张迪咏说,绿道建设以“生态+休闲、生态+运动”为理念,着重彰显田园风光优美、农耕文化鲜明、人文特色浓郁三大特色。截至6月底,瓜桥江绿道建设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绿道上的百米跑道
在“旅游+”背景下,壶源溪绿道建设辐射和影响到了沿绿道形成的乡村旅游业态。场口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章立介绍,绿道建设结合东梓关鱼市、王洲岛田园、联群村风情小镇、壶源溪保护开发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访。“游客又带动旅游消费,旅游消费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丰富了绿道周边乡村的产业层次。”
第二站:
富春绿道壶源溪段二期
总长度15.5公里
该工程位于场口大桥至横槎村树石自然村,因长度较长,串联了场口、常安两个乡镇,这条绿道景致变幻万千:时而绿草如茵,时而碧波荡漾;时而蜿蜒曲折,时而一马平川;时而繁华小镇,时而繁花村野;时而人文,时而野趣;时而生活,时而诗意……
其中最美的段落当属青山桥头,一溪碧水边,一条红色的骑行道蜿蜒灵动,宛如一条红色的动脉,串联起壶源溪畔无线风光和记忆,让人忍不住赴一场骑行之约。
该路段路面建设采用彩色路面,并充分利用自然山体地形和植被,在原有绿地的基础上,提升现状景观,栽种乡土树种,适当配置乔灌草及地被植物。
截至目前,富春绿道壶源溪段二期工程场口大桥到真佳溪段正在方案设计中,真佳溪到东山下老桥段栈桥已完成;常安一期已完成;常安二期路面浇筑中,标识系统施工中。
第三站:湖源绿道
一期2.4公里、二期6.0公里
壶源溪绿道在常安段横槎村告一段落后,借道环金线,在湖源乡龙鳞坝附近继续“奔跑”。
湖源绿道建设主要分两期进行:一期为双喜村至窈口村段,已经基本完工,但部分路段由于多种原因,仍需借助环金线道路;二期为上臧村至石龙村段,目前正在开展最后的标识系统施工。
乡村道路,提升改造
湖源绿道建设,一方面通过新建方式,解决过去没有路的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好现有乡、村道路和农用机耕路,在不牺牲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如进入石龙村后,利用村内的水泥路面,表面改造沥青面层后,划分出2米空间,作为绿道通行,车辆可借用,亦不影响正常交通。
新建滨河游步道
为弥补绿道借用新建道路往石龙村没有滨河道路的不足,湖源乡沿着壶源溪建设1.5米人行步道,沿回龙湖南岸通过,联通窈口村至回龙村,解决过去沿溪断头路问题,打造一个亲水绿道闭环。
与此同时,利用现状竹林,依托有游客来此拍摄婚纱照的契机,建设休憩节点、亲水平台等,将竹林节点打造成绿道沿线的一个重要节点。
新建单车驿站
绿道由绿廊、慢行道、服务设施、标识系统五大要素组成。此外,还包括二十个子要素:驿站、公共艺术、信息标识、车辆导向标识、警示禁制标识、教育标识等。
据介绍,新建驿站都将配备公厕、小卖部、休息设施、垃圾箱、充电、补水设施等,为游客提供更周全的出行服务。
“依托这条环溪绿道,发展全域旅游的路子,可以说是越走越宽了。”湖源乡相关负责人拿出了具体的数字来印证——湖源乡乡村旅游今年上半年已接待游客18.2万人次,本地农户实现旅游收入万元。同时,环溪绿道接待骑行爱好者上万人次。
点亮“在看”打造山水景观长廊!提升壶源溪品牌影响力!杭州市富阳区拥江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富阳区绿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素材来源富阳日报
记者李宇雯/文骆晓飞/摄影
编辑马佳依
审核傅娅
着眼富阳全区域,聚焦主轴富春江。
水碧山青廊湾美,拥江抱溪新画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tw/2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