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改实行一年,都改成怎样了
大家好!这是丁香园(ng)周六上午的医周新闻时间,本周给大家带来了2条新闻。
北京医改一周年
4月20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召开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一周年新闻发布会。
会上显示,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表示,北京市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一年来,总体平稳有序,符合预期,反响良好。已完成门急诊量2.1亿人次,万出院病人治疗有序。据国家统计局北京医院中对患者开展的独立调查显示,91.7%的患者支持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而未来医改工作的重点会放在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北京还将逐步取消耗材价格加成政策。在完善药品和医疗耗材采购机制同时,压缩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的空间。
此外,医院20%的专家号源将优先留给社区满足转诊患者的需要。同时,到年,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要有一名能够开展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医生。(via新华社)
「鸿茅药酒事件」中的舆论战
4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称,经研究认为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关押近3个月,因在网络上发帖称「鸿茅药酒为毒酒」的谭秦东被获得取保候审。
与此前近乎一边倒的「支持」之声不同,鸿茅药酒企业的回应与相应对报道的质疑之声渐起。
根据《澎湃新闻》对企业负责人专访中得知,针对网络对鸿茅药酒的几点质疑做以下回应:
鸿茅药酒的安全性非常好,毒性很低。
王生旺表示,鸿茅药酒确实做过临床实验和毒性实验,但这些实验结果和数据「不需要对外公布」,因为该药酒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需要保密,「专业部门来检查时,有就可以了」。
韩军说,这些数据都「曾提交给内蒙古自治区食药监局和国家食药监总局」,如果消费者想知道这些结果,可以找这些政府部门,该公司不公开这些数据。
回应广告违规:是经销商而不是鸿茅药酒公司
广告投放一般是当地的经销商,总公司只向央视和一些地方卫视电视台投放广告。但这些广告的内容是鸿茅药酒公司提供给当地经销商的,而后期具体修改是不得而知。而且这些广告均是拿到了批文的「合法合格」广告。
回应不良反应:每年平均下来,数量很少。
年至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对此,韩军回应称,鸿茅药酒没收到一例不良反应的报告。即使从国家药监局的通报看,「13年才例,每年平均下来,数量很少」。
此外,网络上出现了对谭秦东个人背景(并非「医生」而是商人)、发帖文章(并非「吐槽」)、警察「跨省」抓捕没问题、鸿茅药酒在事件中的权利(是走民事途径还是刑事)、舆论打击的目标(中医)、这是需要警惕的舆论战等不同的声音。
在各路舆论还在发酵时,4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表示:
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鸿茅药酒」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已组成检查组赴企业,责成企业将近五年来被各地监管部门对其处罚的虚假广告情况及产生原因、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向社会作出解释和公开;督促企业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进一步核查企业是否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对已审批的「鸿茅药酒」药品广告进行复核;监督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更多详情点击:「现在想哭,但忍住,自由真好」)
编者按
若医生维权不当而受罚,患者闹事侵权又如何可以逍遥法外?
如患者闹事侵权不需承担法责,而医护人员尊严受损却只可忍气吞声,医患和谐从何谈起?
这是上医院为纠纷声明而写,本周我们持续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xw/1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