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数到万,这里的地名真的太有趣了
民政君
小伙伴们,考考你们,如果把富阳的地名从一数到万,大家能数出多少呢?
26分钟前
小富,富小阳,民小政
富小阳:一岭、二尊殿边……emm还有吗?
小富:哇这也太神奇了吧!
富阳
富阳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一脉灵气的富春江横贯全境,更让它既赋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素有“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之称的它,在地名的命名上也非常有趣。
这些地名听说能从一数到万呢!
你知道是哪些吗?
一起来看看它们的由来吧~
三桥好走,一岭难过
一岭鸟瞰
富春街道湖塍村下辖自然村。明朝时卓姓人到此开荒定居,又因村庄坐落在岭上,故称卓家岭。年设立“一岭选区”后,称作一岭。年,原一岭村与湖塍村合并为湖塍村。以前,一岭的大户人家很多,据村中老人回忆“当时的老房子随处可见精美的木雕,还有天井,是一个比较强势的村”。附近村民戏称一岭为“小梁山”,还有“三桥好走,一岭难过”的说法。
永昌镇永昌村下辖自然村。村庄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以二尊殿得名。据民国十一年()《新登县志》卷五记载:“在释子庄二尊殿,清嘉庆十二年乡人钱荣聚等修建,同治六年陈应宗等募修。”
富春街道金家桥社区居民点。20世纪70年代,因兴修水利,人工挑筑了青云渠、分洪渠两条交叉渠,并在交叉位置建了三座相连的桥。80年代起村民在两渠交叉处依渠建造房子,村民自把村庄称作三根桥,后来在村庄后面规划农居点,也称三根桥。
宋绍兴五年枢密院事张叔夜著文为“四堡里”
四堡里鸟瞰
上官乡四堡村驻地。“四堡里”是一个古地名,自宋朝起沿用至今,《富春觃口盛氏宗谱》中就有记载:“宋绍兴五年枢密院事张叔夜著文为‘四堡里’”,清光绪三十二年(6)《富阳县志》图载:“四堡里”。
寓“五谷丰登”之意
五丰岛上风光
东洲街道下辖行政村。地处钱塘江、富春江、浦阳江三江汇合之处,四面环水,风景秀美。五丰村原名大小沙,由富春江泥沙沉积而成,中间一条天然的大沟横贯东西,将五丰岛分成小沙和大沙两部分。五丰岛原是一处荒无人烟的沙洲,清同治四年(),来自上虞县东关镇16名壮劳力上岛垦荒,之后萧山、杭县逐渐有人迁居岛上,逐步形成村落。年前,大沙归富阳县大源区墅溪乡管辖,小沙归杭县东清乡管辖。年,小沙划归富阳县。年,大沙、小沙两村合并成立五丰高级农业社,寓“五谷丰登”之意,属大源区渔山乡,五丰之名由此而来。年,从渔山乡析出,归属东洲街道。
龙门古镇
龙门镇龙门一村下辖自然村,又名龙六。清道光三十年()前,此处曾有林家畈、钟家畈、陆家畈、屋基上、中央门、下底家六个小村。太平天国时,除中央门和下底家外,其他四个村落成为废墟,幸存的农民到中央门和下底家的田畈集中定居,六村畈由此而来。
葛溪畔
胥口镇葛溪村下辖自然村。村里原来有一座七条石板架成的桥,村因桥而名。虽然七板桥是个只有58户人家的小村落,但村庄有着曲折的变迁史。年,归属金河乡帮坎村;年,归属金河乡帮坎选区;年,金河乡与新崤乡并建三合乡,归属帮坎高级社;年,七板桥从帮坎析出并入湘主元村;年,七板桥又从元村大队析出,称湘主公社七板桥大队,此时,帮坎称胥口公社帮坎大队;年,变更为湘主乡七板桥村和胥口乡帮坎村;年湘主乡并入新登镇,七板桥村从之;年,七板桥村从新登镇划入胥口镇,并与帮坎村合并,二村复始为一。兜兜转转回到原点,不止人生,地名的际遇也是如此奇妙!
八一村鸟瞰
春江街道下辖行政村。年,成立初级社时恰逢“八一”建军节,故名。下辖六板桥、栗树园、前埭、后埭、火烧秧5个自然村。原以种植水稻为主,现以工业为主,为富阳区小康村达标示范村。
“要想登上九仰坪,头需仰上九次九”
九仰坪
新登镇湘河村下辖自然村,位于唐峰尖(海拔.4米)的半山腰。村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出自当地民谣—“要想登上九仰坪,头需仰上九次九”;二是上面有九个仰天的坪(“坪”指平地)。
“岭西区宁善乡洞桥庄十房头。”
洞桥村
洞桥镇洞桥村驻地。清代徐姓第十房从陈村移居于此,繁衍成村,故名。民国十一年()《新登县志》卷五记载:“岭西区宁善乡洞桥庄十房头。”
百前村鸟瞰
地处渌渚镇北部,下辖官亭、百丈、前坞、上唐家、下唐家、沃口、后塘山、百丈新村等8个自然村。年,取百丈村、前坞村首字命名为百前村,村名由此而来。
千家村
地处银湖街道的西部,下辖千家、西坞、斑竹湾3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千家村,故名。清光绪三十二年(6)《富阳县志》卷十“地理志”记载:“千家村前有洪家桥,为元、明古桥”,可见千家村名由来已久。在太平天国之前,曾发展到一千多户,故名“千家村”。西坞自然村是中共浙西区委所属中共富阳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斑竹湾自然村因山湾里盛产小斑竹得名。
万市镇赏银杏
地处富阳区西北部,下辖15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个自然村,因镇政府驻地(万市村)原有万市桥而得名。境域呈不规则斜方形,天目山余脉从北入境,境内山岭起伏,北高南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过浮云岭和青牛岭,并留下诗作。蓼岸坞口的庵头山宋代石刻、方里村大青溪上的清代方坑古桥、槎源村的清代姚氏厅屋,均为富阳区文物保护单位。
上面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哪里?又有哪些地方有你的回忆呢?
其实富阳的数字地名还有很多,比如二房里、二茶棵、三合村、三界尖、四仙殿、四明山、五里桥、五圣堂、六十亩、六谷厂、六渚村、七里上、七年坞、八仙桥、八角井、九儿村、九字弄、十字路口、百丈坞、百合景苑、千丈岩、万安桥、万泉溪等等。
因为篇幅关系,择取了几个
希望大家喜欢这些数字地名背后的故事~
撰稿:富阳区民政局
编辑:黄颖斐、辰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xw/1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