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7省市电能替代空气源热泵应用政策汇

编者按

近两年来,为推进煤炭减量替代,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我国大力实施使用电能替代散装煤、燃油的能源消费方式。电能替代方式多样,涉及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等众多领域,以分布式应用为主。其中,空气源热泵作为电采暖、工农业烘干等领域的一种新型节能技术,正在全国电能替代领域掀起“清洁化”新时代热潮。为此,中国热泵产业联盟小编对全国17省市电能替代空气源热泵应用政策进行了简要梳理。

年5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存在采暖刚性需求的北方地区和有采暖需求的长江沿线地区,重点对燃气(热力)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学校、商场、办公楼等热负荷不连续的公共建筑,大力推广空气源热泵等分散电采暖替代燃煤采暖。在燃气(热力)管网无法达到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或生态要求较高区域的居民住宅,推广热泵、分散电采暖。在农村地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大力推广以电代煤。在城市大型商场、办公楼、酒店、机场航站楼等建筑推广应用热泵等,促进电力负荷移峰填谷。

湖南省

年7月13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印发《湖南省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凡是生产工艺过程中需要热水(蒸汽)的纺织印染、竹木加工、皮革制品、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化工建材等行业,应逐步推广应用热泵技术。加大地能热泵、高效空气源热泵等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重点在城市综合体、办公楼、医院、学校、酒店、机场航站楼、车站、文化场所等,实施“煤改电”和“油改电”工程,实现电能替代燃煤(油)供暖和制冷机组消费总量约50万吨标煤。对新建公共建筑和高档商住小区,推广实施地源热泵、高效空气源热泵等设施。

陕西省

年7月22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实施方案》,指出大力推动居民采暖、制冷领域电能替代。对采暖具有刚性需求的陕北、关中地区和有采暖需求的陕南部分地区,重点在燃气(热力)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学校、商场、办公楼等热负荷不连续的公共建筑,大力实施空气源热泵等分散电采暖替代燃煤采暖。到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分散电采暖10万平方米,替代电量13亿千瓦时。

在燃气(热力)管网无法达到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或生态要求较高区域的居民住宅,实施热泵、分散式电采暖。到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热泵万平方米,替代电量12亿千瓦时。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利用低谷富余电力,实施热泵、蓄能供暖、供冷。“十三五”期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热泵、冰蓄冷60万平方米,替代电量3亿千瓦时。

在城市大型商场、办公楼、酒店、机场航站楼等建筑推广应用热泵等,促进电力负荷移峰填谷,提高社会用能效率。着力推动绿色电能替代供给侧改革和工业企业需求侧绿色电能替代工作,推广重点技术应用。在特色果业发展方面,积极推动喷灌、热泵育苗、筛选水果、空调冷库全部电气化。积极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做好电动烘干机、热泵型烤烟房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农村居民生活领域加快实施电能替代,重点推广热泵电采暖、空调(制冷机等)等安全清洁类家用电器。

山东省

年9月30日,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物价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实施燃煤锅炉电能替代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统筹兼顾积极性和实效性,到年前,力争完成台以上燃煤锅炉采用热泵等电能替代改造工作。

年9月1日,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加快推进全市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到年,力争济宁市新增热泵面积万平方米左右、分散电采暖面积万平方米左右。在热泵供暖供冷工程方面,医院、酒店、城市居民小区、新型农村社区等需要“冬季制热、夏季制冷”且对供热制冷要求较高的场所,重点推广使用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特别是在污水、工业余废热水等地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积极推广利用地表水的水源热泵。

充分发挥空气源热泵热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的优势,在广大农村等地区推广空气源热泵。到年,力争具备条件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配套建设污水源热泵,并向附近居民小区供热。年底前,力争新增热泵面积万平方米左右。在邹城、鱼台、金乡等大面积温室大棚种植区,重点推广热泵温室大棚。

在粮食、辣椒等农产品烘干领域,积极推广红外、微波、高温热泵等电烘干技术。在工业锅炉“煤改电”工程方面,纺织、造纸、化工、医药、食品等生产环节中需要热水(蒸汽、导热油)的行业,推广使用热泵等替代燃煤锅炉。在居民区、商务酒店、公共洗浴中心等领域,推广使用热泵热水器等洁卫电器。在分散采暖方面,充分发挥泗水中小学采用热泵取暖的示范作用,在全市学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等推广热泵取暖技术;在热泵供暖供冷方面,医院示范作用,在新型农村社区等推进热泵技术应用。年12月底前,将经开区疃里镇打造成为全市农村地区冬季电取暖示范工程。

对居民小区推广使用热泵采暖、制冷、供应热水的用电,确属非经营性用电性质的,用电价格执行居民生活用电电价政策。对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商场、写字楼等建筑,推广使用空气源热泵等蓄能类用电设备,尚未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的用户,自愿选择参照工商业峰谷比执行峰谷分时电价。

年8月25日,青岛市莱西市发改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莱西市加快推进电能替代工作方案》,指出在供暖供冷领域,热泵供暖供冷工程方面,按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地源、水源或空气源热泵供暖制冷技术,大力提高热泵技术在建筑供暖制冷中所占比重。在热扩散快、定容比热容大的土壤结构地区,重点推广地埋管地源热泵;在污水、工业余废热水等地表水资源丰富地区,重点推广地表水地源热泵;在城市楼宇密集地区,重点推广空气源热泵。到年,具备条件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配套建设污水源热泵,并向附近居民小区供热。

在电蓄能供暖供冷工程方面,在大型商场、写字楼、酒店、工厂车间等昼夜供冷热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推广应用电蓄冷空调、空气源热泵等技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促进电力负荷移峰填谷,提高社会整体用能效率。在分散采暖“煤改电”工程方面,在集中供热管网难以覆盖的城乡结合部、乡村等地区,鼓励居民使用空气源热泵替代传统散煤燃烧采暖;在学校、商场、写字楼、工厂车间等热负荷不连续的公共建筑,推广空气源热泵等分散电采暖技术。

对居民小区推广使用热泵采暖、制冷、供应热水,属于非经营性用电性质的,用电价格享受居民“电取暖”用户用电价格政策。对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商场、写字楼等建筑,推广使用空气源热泵等蓄能类用电设备,尚未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的用户自愿选择参照工商业峰谷比执行峰谷分时电价。

年10月28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能替代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力争到年,山东省新增热泵面积万平方米以上、居民分散电采暖面积万平方米以上。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空气源热泵供暖制冷技术,大力提高热泵技术在建筑供暖制冷中所占比重。在城市楼宇密集地区,重点推广空气源热泵。

重庆市

年9月25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意见》,指出在居民生活领域,有采暖需求的地区,大力推广空调、空气源热泵等分散型电采暖技术替代燃煤、燃柴采暖。在公共服务领域,学校、医院、酒店、企业、部队等人员集中居住、统一管理的单位,推广空气能热泵热水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推广电制茶、电烤烟、热泵烘干等农业生产电气化和农产品加工的电能替代技术。在食品制造及加工、屠宰等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行业,积极推广空气源热泵、蓄热式和直热式工业电锅炉应用。

浙江省

年3月15日,杭州市富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国网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联合印发《杭州市富阳区“十三五”电能替代实施方案》,指出加快煤(油)改电工作,重点电热泵等设备的应用。纺织、服装加工业推广电力冷水机组、热泵技术。热泵技术简介。热泵是一种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通常是先从自然界的空气、水、土壤或废水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提供可被利用的高品位热能。按热源种类不同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双源热泵(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结合)等。热泵的性能一般用制冷系数(COP性能系数)来评价。

制冷系数定义为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的热量与所需的动力之比。通常热泵的制冷系数为3-4左右,热泵能够将自身所需能量的3到4倍的热能从低温物体传送到高温物体。因此热泵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工作时它本身消耗很少一部分电能,却能从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壤等)中提取4-7倍于电能的装置,提升温度进行利用。

年,杭州市印发《杭州市“十三五”电能替代实施方案》,指出加快煤(油)改电工作,重点推动电热泵等设备的应用。纺织、服装加工业推广电力冷水机组、热泵技术。重点推进具有本地特色的炒茶作坊热泵等电能替代项目,推动建立制茶集中区。重点引导企事业单位、餐饮业加快热泵电采暖改造工作。

年12月29日,嘉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国网嘉兴供电公司联合印发《嘉兴市“十三五”电能替代实施方案》,指出“十二五”以来,嘉兴市整合系统内外资源,结合独特的地域特点,积极推动重油炉电能替代、电采暖、热泵等电能替代项目。加快煤(油)改电工作,重点推动电热泵等设备的应用。热泵分为土壤源热泵、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和工业企业余热源热泵,其中水源热泵又分为地下水源、污水源、海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和地下水源热泵又可统称为地源热泵。热泵系统具体推广的领域主要在公共建筑和新建住宅建筑,其中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宾馆、商厦、写字楼、医院、学校等;新建住宅建筑主要包括别墅和居民小区等。浙江热泵主要采用空气源热泵,多用于制取60℃左右的热水。

随着热泵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具有环保节能的特性,使得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预计热泵推广项目将在“十三五”期间逐年稳步增加,增长速度按年均增速10%计,到年新增推广面积将达到万平方米。每平方米的供热功率为60W,每年供热时间为4个月,每天供热12小时,热泵供暖效率4.0;每平方米的制冷功率为W,每年制冷时间为4个月,每天制冷12小时,热泵制冷效率4.4,计算可得热泵项目十三五期间新增用电量.9万kWh。所以嘉兴市内热泵项目的技术可行潜力为1.14亿千瓦时。

经调研分析,“十三五”期间,嘉兴地区电蓄冷项目基本为新增项目,预计到年,嘉兴新增公共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根据公共建筑冷负荷要求,按每平方米的供冷功率为W,每年供冷时间为4个月,每天制冷12小时,热泵制冷效率4,由此计算可得电蓄冷项目十三五期间新增用电量0.亿千瓦时,预计技术可行潜力约为0.05亿千瓦时。纳入蓄热型热泵的设备享受冰蓄冷电价。

年11月2日,丽水市龙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龙泉市“十三五”电能替代实施方案》,指出结合独特的地域特点,以工业、第三产业和居民作为实施“电能替代”的重点领域,积极推动电制茶、热泵烘干等电能替代项目。小于等于1蒸吨的锅炉总计台,容量合计34蒸吨,按照20%改造为热泵。在农业领域,养殖保温采用电加热(或热泵)替代燃煤锅炉,制茶采用成套电制茶设备等;加快煤(油)改电工作,重点推动电热泵等设备的应用。

福建省

年10月24日,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年政和县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推广建筑领域电能替代,在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推广应用热泵、电蓄能空调、分散电取暖。创新农业领域电能替代,结合地域农作物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广热泵、电制茶、电烤烟、电灌溉等技术应用。

积极推进燃煤锅炉(窑炉)电能替代。鼓励在化工、冶金、制革、陶瓷、皮革等锅炉(窑炉)能满足工艺要求的行业开展热泵等替代燃煤锅炉(窑炉)。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轻工轻纺、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试点热泵等替代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燃煤锅炉。

年10月17日,宁德市柘荣县发展和改革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柘荣县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在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推广应用热泵、分散电取暖。创新农业领域电能替代,推动茶叶和食用菌在烘干和杀青(菌)环节采用热泵、烘干机等电能替代设备。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各类行业中,逐步推进蓄热式与直热式工业电热泵应用。

年9月4日,宁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宁德市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指出推广建筑领域电能替代,在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推广应用热泵、电蓄能空调、分散电取暖。推广电制菌,在古田、屏南等食用菌集中地,推动食用菌烘干环节采用热泵等设备,替代菌棒直燃及煤(生物质)锅炉。推广电制茶,在福安、福鼎、霞浦、周宁、寿宁等产茶集中地,推动茶叶加工生产过程中的杀青和烘干两个环节,采用电热式、热泵、烘干机等电能替代设备。

推广电烤紫菜,在霞浦紫菜(海带)集中地,重点推动紫菜(海带)加工的烘干环节采用热泵等替代设备。各区域推广热泵、电大棚、电气化种(养)殖技术应用。在医院等公共场所开展热泵替代燃煤锅炉。鼓励在化工、冶金、制革等电锅炉(电窑炉)能满足工艺要求的行业开展热泵替代燃煤锅炉(窑炉)。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服装纺织、木材加工、水产养殖与加工等行业,推动以热泵替代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燃煤锅炉。

年7月25日,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印发《武夷山市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指出推广建筑领域电能替代,在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空调、分散电取暖。创新农业领域电能替代,结合地域农作物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广热泵、电制茶、电烤烟、电烤莲、电烤笋等技术应用。

积极推进燃煤锅炉(窑炉)电能替代。鼓励在化工、冶金、制革、陶瓷等电锅炉(电窑炉)能满足工艺要求的行业开展热泵等替代燃煤锅炉(窑炉)。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轻工轻纺、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试点热泵等替代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燃煤锅炉。

年6月29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州市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指出推广建筑领域电能替代。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热泵、电蓄能空调、分散电取暖。创新农业领域电能替代。结合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广热泵、电制茶、电大棚、电灌溉、电气化种(养)殖等技术应用。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服装纺织、水产养殖与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推广热泵等替代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燃煤锅炉。

年6月13日,厦门市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厦门市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指出推广建筑领域电能替代,在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推广应用热泵、电蓄能空调、分散电取暖。创新农业领域电能替代,结合地域农作物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广热泵、电制茶、电烤烟、电制菌等技术应用。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电能替代,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服装纺织、木材加工、水产养殖与加工等行业,推动以热泵等替代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燃煤锅炉。

年5月26日,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城县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指出推广建筑领域电能替代,在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推广应用热泵、电蓄能空调、分散电取暖。创新农业领域电能替代,结合地域农作物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广热泵、电制茶、电烤烟、电烘谷、电烤笋等技术应用。

鼓励在化工、冶金、制革、陶瓷等电锅炉(电窑炉)能满足工艺要求的行业开展热泵等替代燃煤锅炉(窑炉)。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轻工轻纺、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试点热泵等替代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燃煤锅炉。

年4月14日,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漳州市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指出推广建筑领域电能替代,在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推广应用热泵、电蓄能空调、分散电取暖。创新农业领域电能替代,结合地域农作物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广热泵、电制茶、电烤烟、电烘谷、电烤笋等技术应用。

积极推进燃煤锅炉(窑炉)电能替代。鼓励在化工、冶金、制革、陶瓷等电锅炉(电窑炉)能满足工艺要求的行业开展热泵替代燃煤锅炉(窑炉)。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服装纺织、木材加工、水产养殖与加工等行业,试点热泵等替代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燃煤锅炉。

年12月20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福建省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指出推广建筑领域电能替代,在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推广应用热泵、电蓄能空调、分散电取暖。创新农业领域电能替代,结合地域农作物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广热泵、电制茶、电烤烟、电烘谷、电烤笋等技术应用。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的服装纺织、木材加工、水产养殖与加工等行业,试点热泵等替代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燃煤锅炉。

河南省

年8月15日,河南省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我省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年)》,指出在民用生活领域,在热力(燃气)管网无法达到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或生态要求较高区域的居民住宅,推广热泵、分散电采暖等电采暖技术。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结合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广热泵电采暖技术。力争到年,在热力(燃气)管网无法达到的城镇居民小区推广热泵电采暖应用万平方米。

在农业领域,南阳、三门峡、洛阳、许昌、平顶山、漯河、驻马店、周口等烟叶主产区和信阳等茶叶主产区,推广热泵电烤烟替代燃煤烤烟、电制茶替代燃煤(柴)制茶,力争年全省电烤烟、电制茶覆盖率达到80%以上。在大棚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干燥加工等领域,推广热泵等新兴技术应用。有序推进畜牧养殖企业冬季采暖设施改造。

在工业领域,在生产工艺需要热水、蒸汽、热风的各类行业,逐步推进热泵应用。到年,累计推广应用热泵台。在商业和公共领域,在燃气(热力)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学校、医院、商场、办公楼等热负荷不连续的公共建筑,大力推广空气源热泵等分散电采暖替代燃煤采暖。

在全省范围的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满足社会公众公共需要的公益性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航站楼、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承担城镇居民工作生活服务功能的大型公共建筑,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空调等。到年,河南省力争累计推广热泵应用1亿平方米。

四川省

年8月23日,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群力乡人民政府印发《群力乡推进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完善电能替代配套政策体系,建立推进电能替代的长效机制,发挥电能清洁、安全、智能的优势,逐步扩大电能替代范围,实现“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柴”,推进电能替代领域更广、替代规模更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更高。在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全面将燃煤、燃油用能实施热泵等电能替代。

年3月14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推进电能替代实施意见》,指出到年,四川省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36%以上;综合考虑四川省电能替代潜力空间、节能环保效益、财政支持能力等因素,着重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供暖供冷等领域,结合电能替代的技术经济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热泵等电能替代。

江苏省

年9月13日,泰州市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泰州市推动电能替代工作实施行动方案的通知》,指出结合企业需求有效推进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实施热泵等电能替代工作。在民用建筑领域,对在燃气(热力)管网覆盖范围以外有采暖需求的学校、医院、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建筑,鼓励推进热泵、电蓄冷等技术应用。鼓励昼夜负荷差异大的建筑(建筑群)采用热泵、蓄冷空调等蓄冷蓄热技术,充分利用夜间富裕电力,削峰填谷。鼓励建设空气源、地源、水源、污水源等热泵供热(制冷)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

在农业生产领域,以淘汰燃煤燃油等高污染烘干设施为目标,推广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技术,打造一批电气化农业示范基地。年底力争建成佃套以上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设施。至⒛20年,粮食电烘干能力达到仝年粮食总产量的50%,有效提升农业电气化水平。在居民生活领域,提高住宅建筑的配电标准,在集中居住小区试点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技术集中供暖。进一步促进城镇居民和农村地区热泵热水器、热泵辅热或电辅热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应用。结合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广应用热泵、蓄冰制冷空调等储能装置,提高系统调峰调频能力,更多消纳可再生能源。

年8月30日,南京市农业委员会、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联合印发《关于鼓励粮食产地烘干使用电能替代技术的通知》,指出为推动空气源热泵等清洁热源在粮食烘干领域绿色环保农机化技术的示范应用,加快南京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步伐。年市级财政计划扶持使用空气源热泵在内的环保型热源的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对申报年市级粮食烘干中心建设项目并获立项的将实施项目建设补助。

对粮食烘干配套设施空气源热泵热风炉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引导鼓励粮食烘干中心使用清洁能源,选择空气源热泵技术作为粮食烘干热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用户用能成本。根据江苏省农机局《关于公示年江苏省农机补贴机具分类分档及补贴额的通知》所规定标准对粮食烘干配套设施热泵热风炉实施补贴:

对额定功率大于等于30KW,制热量大于等于KW(对照产品鉴定检验报告等,基本配置及参数达到要求,安装验收通过后,再按规定办理补贴),每台补贴元。对粮食烘干采用空气源热泵技术的用电业务在申请新装和增容时,开通“绿色通道”,加强供电服务,优化供电方案,缩短工作时限,优先确保送电。

年5月17日,盐城市建湖县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能替代工作的实施方案》,指出在民用建筑领域,热泵供暖供冷工程方面,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合理选择地源、水源或空气源热泵供暖制冷技术,大力提高热泵技术在建筑供暖制冷中所占比重。在热扩散快、定容比热容大的土壤结构地区,重点推广地源热泵;污水、工业余废热水等地表水资源丰富地区,重点推广水源热泵;在城市楼宇密集地区,重点推广空气源热泵。

大型商场、写字楼、酒店、医院、工厂车间、机场航站楼、学校、监狱、高档居住小区等昼夜供冷热负荷变化较大的建筑(建筑群),推广应用热泵等技术。充分利用夜间富裕电力和较低电价,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促进电力负荷移峰填谷,提高社会整体用能效率。在分散电采暖工程方面,鼓励居民使用空气源热泵采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使用热泵为小区居民供暖。在学校、商场、写字楼、工厂车间等热负荷不连续的公共建筑,推广热泵等分散电采暖技术。

在农产品生产“煤改电”工程方面,推广粮食、果蔬采用热泵等电烘干技术;在农业温室大棚种植、畜牧生态养殖行业,推广热泵等采暖技术;在农产品初(深)加工、水产品生态养殖、屠宰加工行业,推广热泵、直热式(蓄热式)电锅炉。农业生产领域逐步淘汰燃煤、燃油、秸秆燃烧烘干、供暖和供热水,新上项目应采用热泵电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提升农业电气化水平。在居民区、商务酒店等领域,推广热泵电热水器等洁卫电器,替代燃气热水器等设备;在洗浴行业,推广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蓄热式电锅炉。采取政策扶持措施,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扩大利用电能,替代燃煤消费。推广应用热泵、蓄冰制冷空调等储能装置,提高系统调峰调频能力,更多消纳可再生能源。

安徽省

年8月16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安徽省电能替代的实施意见》,指出在建筑领域,大力推广热泵应用。加大空气源热泵系统在新建民用建筑中推广力度,推动既有建筑应用热泵技术开展供冷供热改造。重点推动政府投资的办公楼、医院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热泵技术实现采暖、制冷和生活等联共,具备技术应用条件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且有集中供暖制冷需求的须采用热泵系统。

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的1万平方米以上的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公共建筑和有集中供暖制冷需求的居民住宅等采用热泵系统。力争到年底,安徽省新增热泵应用面积万平方米。继续推进规模以上企业电制茶替代燃煤(柴)制茶和热泵电烤烟替代燃煤烤烟。加快推进农作物烘干领域电能替代,重点推广粮食入库前采用空气源热泵烘干技术,全面提升农作物烘干品质。对住宅小区居民生活、一般工商用户生产经营实施供暖制冷且设备容量在50kw以上的热泵装置,其用电价格分别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下调0.元。及时组织制定规模化应用热泵、电采暖等技术的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

宁夏回族自治区

年10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年电能替代试点项目的通知》,指出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试点项目共20个,其中:银川市7个、石嘴山市7个、吴忠市2个、固原市2个、中卫市2个;涉及供暖、交通、工业等领域。其中,空气源热泵在供暖制冷、智能烘干领域火爆十足。应用试点达到8个,在供暖和烘干领域占据了50%的份额,经济效益超11亿元。年试点项目原则上应于年底前开工,并于年底前建成。

湖北省

年11月,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能源局等九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湖北省电能替代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农业领域推广电气化,抓住全省生态农业发展契机,在全省推广热泵、电烤烟、电制茶、电烘谷技术。在工商、公共服务和生活领域,重点推广热泵电采暖技术。大力实施散煤治理工程,逐步推行城镇和农村实施空气源热泵、电力及可再生能源等电能替代散煤。年至年,湖北力争将煤炭消费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控制在60%以内;提升电能占全省终端能源消费比重3至5个百分点,逐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总体目标。

江西省

年5月23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江西省电能替代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用2-3年时间基本完成典型区域、典型行业电能替代示范项目建设,建成4个以上的电能替代示范区。大力推进商业、公共领域电能替代。在全省范围内公共机构及事业单位、宾馆、商场、写字楼、城市综合体推广使用热泵、电蓄能空调。

在温室大棚、干燥设施、水产、畜牧等领域创新推进热泵技术应用;在烟、茶集散地推广热泵、电烤烟、电制茶。在供热、供气管网暂不能覆盖的地区改用热泵等电能替代。在全省电能替代项目集中地,重点建设电能替代示范区;在各行业打造典型电能替代示范项目,引导用户实施电能替代改造。

吉林省

年6月13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电能清洁供暖的实施意见》,指出提高电能清洁供暖占比,促进富余电力消纳,减轻大气污染排放。争取到年,全省电能清洁供暖面积达到万平方米,年供暖用电量达到40亿千瓦时以上。在学校电能清洁供暖方面,鼓励新建大中小学校采用空气源热泵等终端直热式电能清洁供暖;加快现有中小学校电能清洁供暖改造,替代土火炉和燃煤小锅炉。

在公共建筑电能清洁供暖方面,鼓励符合节能标准的机关办公楼、商务写字楼和可以分时、分区用热或低温运行的厂房、车库、仓库等公共建筑采用热泵等电能清洁供暖。在城市热力管网无法达到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试点采用热泵等替代燃煤供暖锅炉。

鼓励生态要求较高的区域或符合节能标准的新建居民住宅采用热泵等电供暖。支持新建居民住宅采用空气源热泵等终端直热式电能清洁供暖,充分调动居民的行为节能积极性。在热泵清洁供暖方面,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水源、土壤源、污水源或空气源热泵供暖。

辽宁省

年10月21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推进清洁取暖三年滚动计划(—年)》,指出科学发展热泵供暖。根据气温、水源、土壤等条件特性,结合电网架构能力,推广使用水源、地源、空气源热泵供暖,发挥电能高品质优势,充分利用低温热源热量,提升电能供暖效率。发挥沈阳市的典型示范作用,在地质条件较好地区推广浅层地源热泵供暖。力争到年,全省水源、地源、空气源等热泵供暖面积达到万平方米。

年7月22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化辽宁”工作方案》,指出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结合各地区生态、资源等特点,稳步有序推进经济性好、节能减排效益佳的示范试点项目,带动推广实施电能替代。全面推进电供暖、分散电采暖、热泵等,促进电能替代项目全面开展。在居民采暖领域,采暖领域电能替代主要包括电供暖、热泵等分散电采暖技术。在城市热力管网覆盖范围以外的学校、商场、办公楼等热负荷不连续的公共建筑,大力推广空气源热泵等分散电采暖,新建公共场所原则上采用电采暖或其他清洁取暖。

在热力管网无法达到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或生态要求较高的居民住宅,推广蓄热式热泵、分散电采暖。在总结沈阳、大连、鞍山3市电能替代供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到年,力争新增清洁电能供暖万平方米。继续推动热泵应用,各地区根据地质情况、水文条件和地下水温的分布状况,因地制宜,科学利用,重点推广地下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海水源热泵、吸收式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应用。到年,力争新增热泵供暖面积1万平方米。

在服务业领域,大型商场、写字楼、酒店、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航站楼等建筑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空调等项目。在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推广热泵等新兴技术应用。积极争取国家关于电能替代的相关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统筹整合现有相关专项资金渠道,支持电锅炉、电采暖、热泵等项目,降低设备投资压力。各地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出台配套补贴政策,推动电能替代项目推广应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年11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加快推进电气化新疆工作方案》,指出推动热泵(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技术取暖或制冷。根据地质、水文条件和地下水温的分布情况,利用地下水取暖或制冷,减少能源利用量,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推动热泵技术项目。加大民用建筑的电能替代试点力度。对新建的机关、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采用电采暖方式供暖。对新建的居民小区和市政热管网未覆盖地区(或热力管网末端),采用热泵分户电采暖。

利用峰谷电价,实现“气电互补”,提高供暖安全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乌鲁木齐市作为电气化新疆综合试验区各项工作要全面推开,率先做好电采暖方面的引领带头作用。农业领域推进乡镇公共设施、清真寺、农民新居等电采暖改造。开展农业生产电能替代,推动果蔬热泵热风烘干房、大棚蔬菜电采暖等替代燃煤(柴)设备工作。

西藏自治区

年5月27日,据人民日报报道,西藏自治区原则通过了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编制的《西藏“十三五”电能替代规划》,标志着西藏首次在电能替代领域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十三五”期间,西藏电能替代规划重点项目主要包括电炊具、电锅炉、电采暖等领域。根据规划预测,到“十三五”末,西藏将有望实现电能替代10亿千瓦时目标,相当于节约标煤17.7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4万吨。

-TheEnd-

中国热泵产业联盟

“识别图中







































白癜风吃什么药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qs/78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