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浙江丨杭州桐庐县共有15

在住建部公布的五批共计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杭州市共有52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杭州市桐庐县15个,分别是桐君街道梅蓉村、莪山畲族乡莪山民族村、凤川街道三鑫村、江南镇石阜村、江南镇彰坞村、新合乡引坑村、富春江镇茆坪村、江南镇环溪村、莪山畲族乡新丰民族村戴家山村、合村乡瑶溪村、富春江镇石舍村、凤川镇翙岗村、江南镇荻浦村、江南镇徐畈村、江南镇深奥村。

桐君街道梅蓉村

梅蓉村原名梅洲,又名九里洲,小名洲上,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君街道,距桐庐县城10公里。南起富春江中游的放马洲(又称外滩),北依刺山、虎山至水面山,东连窄溪镇窄溪水泥预制厂,西接横弓里,与濮家庄村相毗连。村境东西长5公里,有"十里洋滩九里洲"之称。全村总面积为6平方公里,晋以前,洲上已有人定居,尔后陆续迁入。迁者来自各地,范围甚广,姓氏各异。

莪山畲族乡莪山民族村

莪山民族村李氏花厅及周边古建筑始建于年。花厅为畲民李氏的家族宗祠,其整体采用砖木结构,青砖黛瓦。正厅绘有一只大龙麒,占据整个墙面,这是畲族的图腾崇拜,凸显了对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莪山民族村围绕李氏花厅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一个富有畲族特色的古村落,做到文化传承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凤川街道三鑫村

三鑫村由肖岭、雷坞、竹桐坞3个自然村组成,现有农户户,总人口人,在册党员91人,地处凤川街道中北部丘陵山区,地域总面积亩。东于本街道大源村、外源村山岗相连,南与富春江镇的观音尖山脊为界,西与桐庐县的闹天岗与观音尖一线山岗交界,北距凤川街道所在地1.5公里,居住村落处大源溪、小源溪二流交汇处,风景秀丽,县道公路柴雅线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江南镇石阜村

石阜村隶属于浙江省桐庐县,位于江南镇南部,与国道相邻,杭千高速贯穿全境。全村区域面积6.5平方千米,有24个村民小组,户农户,人口余人。年11月,石阜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该村连续两年获得桐庐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江南镇彰坞村

彰坞村全村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年由原彰坞、新庄、坞聪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内保留了1个田间凉亭,四个较大的家族祠堂,五个大会堂,还有一批清代、民国时期的楼屋。以被列入杭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狮毛龙文化最为出名,自明末清初流传至今依然颇具影响。彰坞狮毛龙舞龙队曾代表桐庐参加“风雅颂”99杭州民间艺术展示并获得“桂花金奖”。

新合乡引坑村

引坑村位于新合乡东南边缘,与浦江相邻,距新合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村共有户,总人口人,耕地面积亩,山林面积亩,茶叶基地亩,水果基地亩,建设用地5.2公顷。该村是一个四面环山、环境优美的穷山村,年农民人均收入元,先后获得浙江省卫生村,杭州市文明村、杭州市科普示范村、都市农业专业村、文化特色示范村,桐庐县生态村、健康教育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富春江镇茆坪村

茆坪村,属桐庐县富春江镇,自宋元之际建村,至今已余年,三面环山,一条卵石铺筑的古道自北向南穿村而过,也是古时桐庐通往浦江、义乌等地的一条商贸之道。村口古树苍天,溪水绕村而过,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文人墨客多次来村写生,现有保存完好的“文安楼”、“胡氏宗祠”等一批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建筑,女子板龙队还多次参加杭州“西博会”。

江南镇环溪村

作为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族居地,环溪村是爱莲文化的浓缩之地。幽静秀美的田园小景,博大精微的荷莲文化,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环溪村,地处桐庐县最东部,是江南古村落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面环溪,一面靠山。村内保存着完整的古代宗法血缘建筑群,古建筑20余幢、历史建筑30余幢(处)。

莪山畲族乡新丰民族村戴家山村

莪山畲族乡新丰民族村,是桐庐县内畲族人口聚集度最高的地方,群山蜿蜒,连绵起伏,重重叠叠,蔚为壮观。村内有百年以上古树20余棵,留存40余幢畲族特色夯土建筑。村里至今保留庆祝“三月三”节日、红曲酒酿造技艺等丰富的传统文化。

合村乡瑶溪村

瑶溪村是大山深处里的一个美丽、幽静的小山村,这里山青水秀,特产丰富,适于性情淡泊者隐居。村民们背靠大山,逐瑶溪两岸居住。北宋宣和二年(),睦州剌史陈叔易辞仕到瑶溪隐居,成为瑶溪村落有史以来最早的记载。除里陈家、外陈家皆以陈姓冠以村名外,祥园里亦为陈姓世居之地。方氏也是较早定居瑶溪的,清时建有方家厅,族人也曾高中过进士,故方姓在当地属名望之族。

富春江镇石舍村

石舍村,属桐庐县富春江镇,地处富春江镇的东南部,四面环山、三面环水,村前有月牙形弯曲的芦茨溪环村而过,地势微倾,整个山村形如帆船,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因为石头多且有特色,早年间村民都是依山伴水在石头垒砌成的屋内居住,故名石舍。

凤川镇翙岗村

杭州市桐庐县凤川街道翙岗村,古称凤冈村,是桐江华氏居住地之一,因元末刘基曾在此寓居数年,设馆授徒,并于元至正十年()的《赠桐江临溪西庄华氏宗谱序》而载入桐庐县志。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元至正二年()秋季,刘基结束了在江西长达七年的宦游生涯,再登仕途当在元至正九年()。此期间前后七年,刘基在野详情,不见史籍。实际上在这段时间里,刘基就“隐居”桐江,也就是今天的桐庐一带。   

江南镇荻浦村

桐庐县江南镇荻浦村位于江南镇东部,与富阳场口一溪之隔。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人口人,农户户。荻浦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省级文保单位3处(申屠氏宗祠、保庆堂、咸和堂)。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村镇,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江南镇徐畈村

徐畈村位于江南镇东部,地处桐庐,富阳交界。依山傍水,地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江南古村落群不可分割的历史遗存之一。斑驳的老街、古朴的宗祠、原生态的村落,徐畈就像一位身着霓裳、善舞长袖的美女,掩映在青山绿水、山峦群峰中,成为江南神秘而幽深的净土。

江南镇深奥村

深澳村居呈长方形。中有老街,南北走向,长余米,宽约3米,卵石铺面,下筑引泉暗渠(俗称澳),澳深水洌,因以名村。街之两侧各有3条弄堂,形如"非"字;80年代北端公路两旁建成新街与老街相衔变成"韭"字形。深澳村为桐庐最大的村庄,居民绝大多数姓申屠氏,余有周、应、朱等姓。申屠氏祖先于南宋初由富阳申屠山迁入,子孙繁衍遂成望族。

什么是中国传统村落?

据了解,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列入传统村落的条件是?

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一般要具备以下特点:村落自然景观较好,建筑风貌基本完好,民俗民风传承得好。

入选了又有什么好处?

中国传统村落将获得国家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yangzx.com/fysh/22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